莫让好政策被“念歪了经”

21.07.2015  12:38

  “政府免费发放的肥料,为什么得先到指定的种子店买种子才送?这算什么免费送?”近日,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昆上村有村民向南国都市报投诉并质疑这种向农户发放免费肥料的做法,称这属于“变相的捆绑消费”。(7月20日《南国都市报》)

  一边是海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肥一律免费发放,不需要买种子”,一边却是基层农技服务站“不买种子不送化肥”的走样执行,如此差异,使得一项好的为民服务的好政策变了样,也变了味,使得农户被“捆绑消费”,爬坡过坎才能享受到政府的好政策。这样的好政策,难免会削弱农户的好感与感激之情,也会影响到政府形象。

  俗话说,好政策全靠执行!涉农惠民政策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各种截留、挪用、冒领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可谓“大虎”频现、“小鬼”难缠,如果政策执行不好、监督失效,惠民、利民政策就会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不仅难以真正实现惠民效果,还会滋生腐败。如新闻中执行政策的“海口绿农佳农资经销店”,虽挂着农技站技术服务部牌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商户,公私难辨。这样的企业来履行政府职能,难免会借政策之名假公济私,将政策异化成谋利平台,通过资源的分配和权力的执行来谋取私利,造成政策性腐败。这种“歪嘴和尚念歪经”的另类生财之道,其实质是与民争利,只顾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而无视公共利益。这类事情影响的是最广大农民的直接利益,性质极其恶劣,必须要予以小惩大诫。

  如何才能让政府的好政策、好服务与广大农民直接对接?说到底,就是要保障好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政策性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出台者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环节缺少必要的设计。只有始终让监管跟着政策走、跟着项目走、跟着资金走,才能向权力要廉洁、向服务要质量,才能使政策监管走向更高层次,才能使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饶思锐)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