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

18.06.2015  17:20

铭记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

 

一、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由来

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12月,联合国大会确定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自此,人类共同行动应对荒漠化揭开了新的篇章。

        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约9亿人受到荒漠化影响。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加剧的趋势,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 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二、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三、海南基本完成了沙化及荒漠化土地治理任务

        海南省沿海地区人民曾经饱受风沙危害,生活艰难。解放前沙漠每年向内陆移动8—12米,埋没不少良田,很多村庄被迫迁移。如文昌市冯坡镇在1750—1950年间,由于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沙丘每年以8米的速度内移,200年共内移1600米,淹没耕地2700亩,13个村庄的村民不堪忍受风沙袭击,被迫三易其址。至50年代初,全省已掩埋数10万亩农田,100多个村庄被迫迁移,不少鱼港被风沙填塞。沿海地区植被少、风沙大、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红眼、沙眼等疾病流行,群众生活异常贫困。1995年,由于毁林采钛,万宁市东沃镇的松草、兰上村等几个自然村也被风沙埋没。

        海南岛由于森林过度采伐,造成土地沙化问题十分严重。据记载,1957年,全岛沙化土地面积109万亩,其中76万亩流动沙丘,分布在我省沿海地区。海南岛西部地区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森林减少,天气候干旱,致使50多万亩土地荒漠化,农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海南省现有沙化土地分布的12个市县土地总面积238.18万公顷,沙区市、县总人口700多万人,生活在荒漠化区域范围(包括乐东、东方、昌江)120多万人。荒漠化区域总面积142120.3公顷,占3个市、县土地总面积的21.7%  。

      解放后,为治理流沙,防止流沙扩延,沿海地区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设立了治沙试验站,在流动沙地上试种木麻黄,并于1956年试验取得成功,然后在沿海市县逐步推广。上世纪60年代掀起第一个海防林造林高潮, 80年代继续发展,使本岛的宜林海岸基本实现了沿海基干林带合拢的目标,在环岛海岸线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屏障,遏制了土地沙化的蔓延势头,减轻了风沙的危害,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受经济利益驱动,非法进入海防林带内进行采钛、养殖和旅游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沿海特殊保护林带再被撕开缺口,海防林遭受破坏,风沙危害又有抬头、蔓延趋势。

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开展严厉打击毁林挖塘、毁林开发等违法行为的同时,提出“用3到5年时间,实现环岛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断带合拢、窄带加宽、残带增强,沿海基干林带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林分的生态功能明显提高,将海防林建成一道集生态、经济、景观为一体的绿色屏障”的目标和任务,向全省人民发出“筑我绿色长城,护我宝岛家园”的号召。至2011年,共完成海防林造林20万亩,全省沿海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对维护海南生态平衡,优化沿海地区人居环境的“天然屏障”作用已初步得到发挥。

2011年,我省开始实施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将沿海防护林工程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任务,不断加大治沙造林力度,修复被台风等自然灾害毁坏的海防林5万多亩,使沿海防风固沙林日臻完善。四年来,我省绿化宝岛大行动植树造林143万亩,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森林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我省的荒漠化土地已基本得到治理,生态环境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由于海南岛孤悬海外,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常年遭受台风袭击,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森林系统一旦遭受破坏,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甚至发生大面积的泥石流,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因此,我们要大声呼吁:每一个岛民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要大力植树造林,不断提高我们的森林质量,共同创造海南美好的明天。

  (李儒法、慕立忠)

社会文明大行动,“女神们”在行动
  根据市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妇女姐妹齐参与,环境保护局
邓小刚:将制定最严地方标准管理汽车尾气排放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