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日罕河畔的生命回响——追记“4·22”扑火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优秀基层干部吉日嘎拉
4月的西乌珠穆沁草原,劲风吹打着枯草,阳光抚摸着牛羊,眼看一场春雨就会把原野淋得嫩绿鲜香。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掠了6.8万亩草场,也让这片草原失去了一位深爱着她的好儿子,牧民失去了一位勤勉宽厚、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高日罕河水清波荡漾,美丽的草原又现芬芳。吉日嘎拉用42岁的年轻生命守护生养他的故乡,把无尽的追思留在牧人的心上。
面对大风裹挟浓烟烈火凶猛地扑来,吉日嘎拉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舍己为人
危难发生那一刻的情景,在高日罕镇土地所干部包曙光的脑海里,始终如梦魇挥之不去……
4月22日17时左右,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正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高日罕镇呼德淖尔嘎查的火场上。已经被浓烟和热浪蒸烤了一个多小时的他们,此时都已经体力不支。意料不到的是,一处已经被扑灭的山头明火,借助风势死灰复燃,到处跳窜的火苗很快又形成了一条几十米的火线,而不远处一条公路的侧面就是一片1000多亩的杨树林。
情势万分危急。吉日嘎拉一边用灭火器扑火,一边鼓励大家:“决不能让火头越过公路线!”
就在此时,一阵强力旋风刮起,瞬间,几米高的火苗卷着浓烟、草灰、尘土,凶悍地向他们迎面扑来。
“大家快撤!”吉日嘎拉高声呼喊,奔跑中也没舍得扔掉灭火器。然而,一道网围栏挡住了人们的逃生路线。吉日嘎拉不得不扔掉灭火器,冲着包曙光大喊:“咱俩压上去,让他们快撤!”
灼热的火焰迅速逼近,浓烟呛人,双眼难睁。吉日嘎拉感觉到战友们已经一个个跨了过去,便向包曙光喊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声音:“我压着,你先撤!我打火经验比你丰富。”
战友们终于脱离了危险。回头望去,滚滚浓烟遮蔽了整片草原,根本看不到吉日嘎拉的身影……
这一天的8时30分,吉日嘎拉一上班就与副局长巴图约定,下午去浩勒图高勒镇了解黄牛改良重点户的情况。12点刚过,急促的火警电话改变了吉日嘎拉的工作日程。他一边迅速联络、组织农牧业局应急灭火队,一边急迫地带领4名同事赶往火场。到达火场后,吉日嘎拉与现场临时指挥部会合,指示随行人员立即投入一侧火线战斗。“没想到,这次的分头作战,竟成为我们的永别。”西乌旗农牧业局办公室主任苏米亚难掩伤感。
从赶赴火场到失去联络,吉日嘎拉的手机有过20多次通讯记录,最后一个电话是15时40分打给高日罕镇后勤部主任刘伟杰的,“‘你赶紧准备柴油,我已经派车去取,铲车的柴油不够了。’他十分焦急地说了这么一句就挂了。”刘伟杰说。
18时左右,在600多名干部群众和森警、消防官兵的共同奋战下,大火终于被扑灭了。然而,队伍里却不见了吉日嘎拉的身影,手机也无法接通。就在无数个电话不停拨打吉日嘎拉的手机时,搜寻人员发现,在帮助大家撤离的网围栏不远处,就在距离公路仅仅几十米的地方,吉日嘎拉永远倒在了那片草原上。
“‘吉日嘎拉’是幸福的意思……危险的时候他可以不冲在前方,危急的时刻他也可以迅速撤离。但是,他为了牧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对幸福的诠释……”一位同事在悼文中这样写道。
面对偏远民族地区的艰苦条件和种种困难,吉日嘎拉无怨无悔地践行勤政为民
4年前的4月22日,是吉日嘎拉赴任高日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第一天。他在工作日记本的封面上郑重写下父母对他的寄语: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作风,做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
今年3月底吉日嘎拉离任时,把这个日记本交给了新任镇长新毕力格。与吉日嘎拉共事多年的新毕力格明白他的用意:“里面工整、详细地记录着他在这里所涉及的工作和问题,虽然他离开了这里,但他的心、他的牵挂还在。”
高日罕镇原为国营农牧场,2005年转制建镇,历史欠账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吉日嘎拉在不到半年时间里,遍访全镇1348户,并把每一户的详细情况一一记录在工作日记上。看到近千户居民和牧户住在土房、危房里,他就先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入手,立项目、跑资金,陆续为937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62处,打机井129眼。
拥有1473平方公里面积的高日罕镇,公路建设一直滞后,遇到雨雪灾情,牧民出栏牲畜、调运饲草、购买生活所需极为不便。吉日嘎拉便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改善牧区的道路交通上。西乌旗交通局有一份2011年以来高日罕镇公路建设的明细表,从中可以看到,吉日嘎拉在任的4年,该镇新修砂石路、改建水泥路等总里程110多公里,修建过河漫水桥4座,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
草原深处的无电牧户,是吉日嘎拉心头的一份牵挂。他三天两头去找旗电建公司经理陆金章,争取到风光互补项目,让690户牧户结束了无电历史。调任旗农牧业局的第2天,他还跑去找陆经理,嘱咐他抓紧让高日罕镇的电建项目开工。“他对工作负责到底的那股子劲头,真是让人钦佩。”陆金章说。
2012年,由于降水量大,高日罕水库容量超限,先后2次提闸泄水,造成下游大面积水灾。吉日嘎拉带领镇干部连续两个月奔波在救灾一线。看到牧民的羊被冲到网围栏上,他就跳进水里一只只解救;看到牧民家里进水,他就蹚水背送老人和孩子,帮助牧民转移财产。灾后,他又协调蒙东能源公司等责任单位,为受灾牧民争取到870万元补偿款,挨户亲自送到。
长期在潮湿环境里,他落下了荨麻疹的病根,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逐渐严重到全身瘙痒,经常无法入睡。同事劝他去看看病,可他根本顾不上,只能靠长期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来控制。在高日罕镇工作4年,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2014年全镇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7486元,比2011年的9485元增长了近一倍。
“初来时还是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离开时却病痛缠身,瘦了20多斤……”想起朝夕相处的好兄长永远离开了他爱恋的草原,新毕力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面对权与利、公与私、大家与小家,吉日嘎拉始终把克己奉公铭记在心
高日罕镇党委、政府的34名干部,有31人家在旗政府所在地,8辆公车每周要往返200公里,开支较大不说,搭不上公车时就得打的,往返一趟80元,这对于收入不高的镇干部们来说,是不小的开销。
为解决这一状况,吉日嘎拉想方设法筹措到6万多元,购置了一辆通勤车。这4年来,他与同事们一起乘坐这辆通勤车上下班,从无特例,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政府开支10万多元。
4月21日,吉日嘎拉牺牲的前一天,他在工作日记上写下了近期待办事项10条:邀请农业大学专家对2户牧民牲畜特殊病例进行研究;项目招投标和棚圈地方政策细化……从3月30日到任农牧业局至牺牲的22天,他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29页——联系协调工作、跑项目、谈业务、下乡调研,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刻没有停歇。
“这22天,他下乡7次,每次都是天快黑才回来,回来就直接进了办公室,整理笔记,理清第2天需办事宜,直到深夜。”说话间,苏米亚的眼圈又红了。
有一件事儿最让同事们唏嘘感叹。去年6月,吉日嘎拉的妻子乌日娜因尾椎骨裂被送往锡林浩特住院治疗,吉日嘎拉因工作繁忙无暇陪护,但只要时间允许,他就周五乘坐通勤车回到旗里,连夜驾驶自家车去锡市探望妻子,周一早晨5点再从锡市赶回旗里,搭乘通勤车回镇里工作。乌日娜住院3个月,吉日嘎拉一直这样奔波。
吉日嘎拉牺牲后,年迈的父母整理遗物,从他的办公室抱回一整箱共46本工作日记。父亲一边翻看,一边喃喃地说:“这几十本蒙汉文笔记,按工作内容分了20多个类别,每个阶段都列有近期待办的多条事项,还把高日罕的历史沿革、山水传说、人文故事以及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的名称都一一记下。想不到他对工作是那么认真细致,做了那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比我期望的更优秀。”
高日罕镇的干部们都会唱《高日罕河》这首歌,因为这是吉镇长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既然在这里工作,就要爱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草原,尊重和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吉日嘎拉热爱草原、热爱牧民群众,这一点,相知的妻子乌日娜很能理解。结婚后的十几年,由于乌日娜在盟所在地工作,夫妻俩一直两地分居,家人都希望吉日嘎拉也调动过去,可他或是不言语,或是表示不愿意去,忙忙碌碌中放弃了几次调动机会。今年2月,乌日娜主动放弃盟里的工作调回旗里,夫妻才得以团聚。
高日罕镇有两位有名的上访老人——83岁的姜爱芝和79岁的黄学秀,都是早年支边军人家属,从南方来此生活了60年,由于老伴儿去世早,她们也都年迈多病,生活比较困难。吉日嘎拉刚来不久,她们就找上门来哭诉。到两位老人家里了解实情后,吉日嘎拉很快为她们安排了“五七工”社保,还为姜爱芝的儿子安排了打扫镇区环境卫生的工作,使其有了固定收入。此后,老人上访变成了吉日嘎拉的家访,他一有空就去老人家里坐坐,还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老人买些生活用品。在黄学秀家中,老人翻出吉日嘎拉临走前送来的米、面、砖茶,痛哭失声:“这些东西我还没用完,他人就没了?再也见不到了?”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独臂小伙乌云达来从东乌珠穆沁旗匆匆赶来,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的故事:3年前,因操作不慎,他的右臂被卷入打草机绞断。当紧急送往沈阳军区赤峰220医院抢救时,10多万元的手术费难倒了一家人。吉日嘎拉听说后马上找到镇里的信用社,亲自担保贷款9万元,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2015年4月23日,吉日嘎拉同志的追悼会上,自发参加的干部群众逾千人。
吉日嘎拉牺牲的消息像风一样很快传遍乌珠穆沁草原,同事、朋友以及爱戴他的牧民们追思的文章、诗句、好来宝也像春草的新芽铺遍大地——
山川溪流中映衬你的身影
蓝天绿草间浮现你的音容
你是一个血性男儿
敢于担当的干部
你走得决绝悲壮,令人痛惜
你的灵魂融进了你深爱的土地
草原人民怀念你,愿你安息……
舍己为人诠释英雄大义
本报评论员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人心。面对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用自己的壮举诠释了英雄的真正含义。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毫不犹豫扑向网围栏、用血肉之躯帮助战友脱险的刹那间,永远定格。
关键时刻的勇于担当,源自内心的强烈责任感,镌刻出人生的高度。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待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吉日嘎拉的一生,体现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范。
“德行是由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 “三严三实”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践行群众路线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吉日嘎拉身上,集中体现了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爱民亲民、甘于奉献、严于律己、勇于担责等优良品格。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先后写了46本工作日记,把桩桩件件待办急办难办事熟记于心,还记下高日罕镇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的名字;他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担任高日罕镇镇长期间,半年内遍访全镇1348户,解决了牧民出行难、用电难等一系列难题;他一心为民、乐于助人,面对无钱医治的患者和自主创业的青年,以个人名义为他们担保贷款;他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扶持牧民合作社成立运营,指导帮助牧民搞经营、闯市场;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身为一镇之长,常年和同事们一起乘坐通勤车上下班……正是因为有了平时滴水成河的积累,才有了危难时刻舍己为人的英雄壮举。
对照吉日嘎拉这面明镜,基层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最前面,坚守在最险处,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发展大潮,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有些伤悲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那些朴实无华的美好、英雄大义的壮举,必将永存于世。烈火中,英雄没有缺席,大义没有缺位。吉日嘎拉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挚爱的草原,留下的,是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崇高与壮美。
(来源:内蒙古日报 手机中国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