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花样”录取通知书传递什么信息

06.08.2017  16:44
  眼下,高考录取通知书正陆续送到考生手中。记者发现,作为高校送给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做...

  眼下,高考录取通知书正陆续送到考生手中。记者发现,作为高校送给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使这张小小的纸片内涵不断扩展。

  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有哪些新特点,又向即将入学的新生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科技元素拉近新生与学校距离

  今年,西北工业大学首次在录取通知书中嵌入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R)的虚拟校园平台。收到通知书的新生,只需下载特定软件,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除此之外,当新生扫描背面的“航空”“航天”“航海”标志时,三维立体运20飞机、长征火箭、航空母舰模型等动画就会出现在眼前,配合着卡通形象“航小天”介绍学校“三航”的学科特色。

  “AR录取通知书不仅让录取信息‘动’了起来,而且通过新媒体新技术使学校育人工作‘活’起来,丰富了学校创新基因的传承渠道。”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浙江农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网友誉为“史上最有科技含量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了该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上海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随录取通知书附寄了一张卡片,新生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720度全景游览校园,仿佛身临其境。

   在校生设计图案增加彼此认同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本校师生设计的录取通知书。

  重庆大学录取通知书封面绘有重庆市标志建筑物剪影和校门剪影,底纹设计内容是重庆市和重庆大学的关键词。这份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就出自在校生之手。

  设计者之一、重庆大学2015级德语专业学生王繁说:“我想以一个学长的身份给新生带来这份见面礼,让他们在拿到这份通知书的时候,就对重庆、重庆大学有所了解。通知书每一个细节都带有重庆大学和重庆的元素,饱含着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采用拼贴画的形式,采集标志性元素进行融合,原创设计来自该校第六届珞珈设计文化节优秀作品。两位设计者也是学校城市设计学院2015级建筑学本科生。

  “这是学校第二年采用学生的设计作品,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创造潜力巨大,采用他们的作品能增进在校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武汉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工作处主任吕晶表示。

   特色“附件”寄托学校厚望

  记者注意到,随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考生手里的,除了新生入学须知、资助政策介绍等“标配”外,也有各具特色的“附件”。

  清华大学新生收到了校长的一封信和英国作家贡布里希的书《艺术的故事》,这是该校连续第三年由校长向新生赠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今年给新生的信中说:“希望新生通过读这本书懂得欣赏艺术之美,并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天津大学则为学生准备了新生入学推荐书目,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哲学简史》《平凡的世界》等6本书和《大国工匠》《国家相册》《航拍中国》3部影像作品,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对外经贸大学为全体新生寄去了由该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优秀学长学姐撰写的近400页的惠园生存指南——《贸大摆渡》,帮助新生提前了解大学生活。

  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贴心地为新生送上了手绘版校园地图。为了帮新生匹配合适的室友,汕头大学等高校附寄了“住宿意向征集”,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雷生认为,大学录取通知书从过去的千校一面,到现在的各具特色,折射出高等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一方面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大学也更加注重对自身文化的凝练和传播。这正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大学特色化发展,办学活力得以激发的一种表现。(本报记者 焦以璇 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