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过载”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过节?

15.02.2016  13:08

  中新网2月15日电 农历春节引发的全民欢庆热潮还没有过去,另一个节日又迅速的成为舆论热烈讨论的焦点,那就是2月14日的情人节。对此,香港商报15日刊文称,尽管并不像香港一般有着浓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内地民众过情人节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恰恰是这种没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令这些节日的面目显得十分可疑。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节日“过载”的时代。

  文章摘编如下:

  当我走在街头,看到象征着传统春节的大红灯笼、福字、春联与象征情人节的玫瑰花、巧克力、蝴蝶结交相辉映的时候,我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过节?

  商业意味笼罩“佳节

  一个没有人可以否认的趋势是,中国人现在要过的节日是越来越多了:从“土产”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到西方的新年、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再到近些年自创的“光棍节”、双十二乃至各种各样的“地球拯救日”,尤其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掘,一些曾经不受重视的节日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欢迎,如感恩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节日“过载”的时代。

  这样的“过载”,最大的推动者无疑是商业资本。现如今,对节日最为重要的推广人,无疑就是我们每日接触的各类商家了——每当一个节日来临之前,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无处不在的商业预告都在提醒着我们:该过节了。那我们又应该如何过节呢?当然是“买买买”——春节买年货,情人节买玫瑰、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圣诞节买礼物,甚至于一些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都可以藉助节日的名号而显得正当及合理。

  反倒是,节日真正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已经少有人关心和在乎了——圣瓦伦丁的典故、鞭炮驱年的传说、“五月花号”的历史,都远不及刷卡时的刺激和快递拆封时的兴奋。

  年味变淡不改过节期盼

  如果说资本逐利的驱动是节日泛滥的主谋,那么我们自身也无法逃脱“同谋者”的嫌疑。首先,节日是特殊的日子,每一个节日都意味着对日常生活节奏的打破;其次,节日的特殊性亦令我们拥有了给予自身“特殊性”对待的理由。

  对与已经深深的陷入程序化和重复性劳作的现代人来说,节日的上述特性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通过节日,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休假、游玩等活动来舒缓平日里高压、重复的生活压力,亦给予了我们足够的借口和理由来奖励自己,体会平日里高度自制的生活中难以体验的美好享受。我们需要节日,远胜过节日需要我们——这也是为何我们过越来越多的节日,甚至于不惜创造一个又一个理由牵强的“人造节日”来。

  只不过这样的“过节”,就像是吸毒上瘾的瘾君子一样,只能够用越来越大的剂量来缓解,却永远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戒除;而每一次节日的体验,都像是效用不断递减的“最后一支烟”,令我们感叹作用不再的同时却又开始期待下一支的来临。

  正如同近些年的春节,我们总会感叹“过年越来越没劲”、“年味变淡”、“春晚愈发难看”,但我们却并不会期待没有春节的日子,反而,在每一次离家的前一刻,在每一次归家的路上,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里,我们总会难掩小小的失落。毕竟,我们始终身处这座艰难的围城,无法逃脱。(流深)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