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特色商业街移交航天居委会将为安置区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本报文城3月30日电 (记者刘笑非 通讯员黄兹志)29日上午的文昌市龙楼航天小镇格外热闹,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的航天城特色商业街项目,正式移交给航天居委会管理运营。作为文昌市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程,以及龙楼航天小镇目前唯一的商业综合项目,移交过后的特色商业街即刻开始招商,不仅能填补航天小镇在商业综合体方面的空白,还将提供大量安置区居民企盼的就业岗位。
产权入股居民可分红
“激动人心啊!”在移交仪式现场,龙楼镇航天居委会主任符芳福掩饰不住激动,在他看来政府投资的惠民项目,如今又交回到老百姓手上,这是对安置区居民最好的补偿。
事实上在项目建设之初,航天城安置区的每一个居民都成了特色商业街的业主。据记者了解,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特色商业街,被均等地分为了3500余份,用于补贴龙楼镇3500余名安置区失地农民。“每人手上有6.8平方米的商铺产权,但却没人知道怎么用。”符芳福说。
以产权代股份入股,这是去年底在文昌市政府、文昌旅游控股有限公司、航天居委会三方签署移交协议之后,大家共同讨论出的念头。“成立航天股份合作经济社,将分散的产权集中起来管理,在商业街正式投入运营之后,每个人都能获得分红。”符芳福告诉记者,不仅有了分红的固定收入,商业街提供的大量岗位还能解决安置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但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商业街如何实现招商、运营?
政府做好配套服务
“移交给航天居委会,并不意味着政府撒手不管。”龙楼镇镇长陈东明在移交仪式现场就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早在移交协议书落笔那一刻起,龙楼镇政府就开始了对商业街定位及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作。“商业街定位首先要从高端尝试,将其作为航天小镇的商业旗舰来打造。”陈东明说,随着航天小镇建设的逐步完善,唯缺一个商业综合体来迎接游客热潮。
土特产、小商品、商贸城、平价海鲜市场、星级酒店、游客到访中心……在龙楼镇的规划中,逐一列出了商业街各大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航天居委会及航天股份合作经济社而言,政府的“保姆式”配套服务也让他们看到了商业街未来的发展前景。
对于招商工作,龙楼镇政府也积极通过公交车体广告、广告公司策划等方式积极推广,旨在吸引优质投资商前来,共同打造龙楼航天小镇商业旗舰。
改变商业滞后现状
到龙楼镇墟走一趟便能发现:星级酒店开门纳客、特色餐饮越来越多,道路宽了、停车场多了,在做好迎接卫星首发之时,只有商业发展相对滞后。
“龙楼镇目前只有新兴街一线算得上商业中心,虽有200多间铺面,但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商业综合体,商业街移交之后,将改变这一现状。”陈东明告诉记者,目前镇上近30家酒店能够提供超过1600张床位,84家各式餐饮企业能接待近万人,经过整合的停车场也能提供3000多个车位。
人气越来越旺,也催促着商业街的建设。
据悉,目前已有不少企业表达了进驻商业街的意愿,龙楼镇政府及航天股份合作经济社也在积极洽谈中,龙楼航天小镇的商业旗舰正蓄势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