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聚焦】集齐四区互联网小镇,能召唤神龙么?
一、舆情概述
5月19日上午,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与美兰区演丰镇率先全省启动了互联网小镇建设,前者定位“互联网+农业”,后者定位为“互联网产业”。
6月2日,《南国都市报》报道:甲子镇是海口最偏远的乡镇,“互联网+”时代,拉近了它和中心城区的距离。琼山区政府频频向凯迪网络公司发出邀请,最终该公司“猫眼小镇”项目终于落户甲子镇。
6月4日,中新网报道:6月4日上午,海口市龙华区区长符革、海口市科工信局局长徐伟及省市信息产业专家聚集复兴城,参加“中国(海南)未来科技之城--互联网产业基地建设方案”研讨会,共同讨论海口市龙华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记者了解到,海口将建设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海口第一家互联网小镇。三年内实现产值200亿,每年递增30-50%。
二、舆论风向
1、海南产业并不均衡。有网友评论道:海口工资低,消费高,没有工业支撑,靠旅游业?旅游业服务差、景区脏乱差、产业不成型、物流成本高、还搞网络销售,基本优势没有一个,工业落后,环境规划被搞得乱七八糟。
2、政府服务意识不强:海南发展迟后,政府不所为,乱所为是通病。
3、质疑对于互联网产值预估过高。
网友“a39576911”:一年200亿?去年一年全海南GDP才3500多亿!
网友“username”: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一起吹,吹牛又不上税。
三、舆情点评
自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各地政府积极响应,海南的举动也是理所当然,但是面对着这种遍地红旗,大炼钢铁的态势,海南政府应该敬畏些什么?
首先,“互联网+”的基础是互联网建设。我省宽带应用因缺乏信息共享,普遍陷入“信息孤岛”,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我省宽带网络发展所面临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需解决。根据《全国31个省市忙闲时加权平均可用下载速率》显示,海南网速排名全国倒数第二。
其次,市场规律是“互联网+”的游戏法则。有评论指出,在不断升温的“互联网+”热潮中,具备超强社会动员能力和掌握巨大资源的政府需要敬畏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学会敬畏,学会“缺席和缺位”,学会有所不作为,这可能是各级政府当下最缺乏的“互联网+”思维。因此,海口、海南甚至全国各省市级政府用行政驱动力带动是政府对于市场调控应尽的责任,但是如何做好市场服务者,而不是市场掌控者,还需要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执政能力。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也是挑战,简单的为政策而政策,被美好愿景头脑发热,显然不可取。
第三,优化管理结构和执政思维是“互联网+”的正确思维。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涵盖了城市管理、经济运行、风险防范、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城市安全等方方面面。
同时,在简政放权的趋势中,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到互联网+政务,才是政府应对的破题之意。
最后,完善的产业体系是“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其核心由传统产业转变为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及其衍生品。但是健康完善的产业建设,依然是核心竞争力。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新兴模式,但是基础的物质提供者依然是传统产业。对于海南来说,要清晰的看到,产业体系并不完善,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旅游和农产品也没有具备与全国竞争的规模。虽然可能会出现多点开花,但难免后继乏力。毕竟“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政府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体才是任何新兴模式的强力后盾。
业界将“互联网+”称之为下一个风口。站在风口之中,哪怕是一只猪也能飞起来。但是,作为政府,必须具备长远眼光和居安思危的观点。如果“互联网+”转为常态,风口不复强力之时,飞上天的猪,怎么平安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