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自贸港市场主体和人才引进 提供更好服务激发多元活力

12.03.2021  12:04

  市场主体与人才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吸引市场主体落户海南,形成产业集聚,同时对人才引进培养也提出任务规划。全国两会期间,住琼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为海南如何加快引进市场主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化学暨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副总经理刘平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聚“四方之才”,而要真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人才,除了需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外,还要搭建人才一展身手的平台,让各类人才在海南发挥作用。

  “我所在的石化行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供需矛盾,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石化企业应拓宽招聘渠道、做好人才储备,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改善作业环境,加快技术创新,结合先进科技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体制机制。”刘平说。

  刘平以化工企业为例,化工企业涉及上游的油气开采、下游的油气加工,装备制造及维修等。他表示,产业聚集对许多行业都十分重要。“十四五”期间,油气产业是海南重点发展的产业,因此,在引进项目前政府应提前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资源和市场吸引更多大型企业落户海南,进而吸引更多人才来到海南自贸港。

  “引进市场主体和人才,关键还是在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改善。”省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认为,营商环境改善和优化关键在落实,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从自贸港建设需要、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切实为市场主体和人才提供服务,吸引市场主体和人才到来。

  冯川建建议,务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政府及投资主管部门对符合自贸港建设目标的产业、有益于自贸港产业链构建的项目,给予合理的项目培育期,合理设定项目建设、培育期内投资强度、纳税额度等项目考核指标,给予更多的支持、扶持政策,切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真正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

  “各级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给予投资企业的政策要活、力度要大,国企民企标准一视同仁。”冯川建建议加大惠企力度,构建落实营商环境监督反馈机制和渠道,借鉴其他省市对民营企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如何帮扶民营企业的具体做法,用好政策,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冯川建还建议,构建营商环境监督反馈机制,设立监督热线,畅通建议渠道,全面增强企业家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增强来琼、在琼企业及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