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要下“绣花”功夫 精准发力,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 能力 。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 力量 参与扶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陈蔚林 罗霞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贫困群众备受鼓舞;“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承诺同样掷地有声。
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好最美的地方之一”,而制约海南发展的最大短板无疑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为了尽快达成“最好最美海南”建设愿景,我省全国人大代表、住琼政协委员就如何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热情支招。
扶贫成效深得民心
一脚泥巴一身汗,是全国人大代表林美娟下村扶贫时的真实写照。作为农村干部,她从去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就没有放过一天假,“我们没日没夜地干,为的就是乡亲们不用再过苦日子。”
扶贫干部的 努力 没有白费,全国人大代表黄月芳所在的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里,去年就有12户贫困户脱了贫。以一己之力赡养残疾大哥、抚养3个学龄孩童的王大哥,多年来因为没有资金和技术,只能让鱼塘白白荒废,靠种植一点稻谷艰难维生。建档立卡后,王大哥享受到了全方位的扶贫政策,现在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户。
这一家的变化,只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2016年,我省举全省之力抓扶贫,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超额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20.0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
“说起国家的扶贫工作, 老百姓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黄月芳代表告诉记者,去年她向大会提交的“将常用进口药列入大病医保报销范围”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部委的回复,令许多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欢欣鼓舞,“大家都盼望着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带来更多脱贫致富的好政策、好路子!”
历史欠账先得还清
此次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和委员们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要在今年减少10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比2016年减少1240万贫困人口需要克服的困难要多得多。因为,扶贫工作越往深推进就会啃到越多“硬骨头”——因重大疾病、无劳动力、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致贫的人口比重会越来越高。
“要想啃下这些‘硬骨头’,首先要把历史欠账还清。”黄月芳代表举例,在海南中部山区,仍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脱贫脚步:护田堤、水利设施、生产经营道路等建设状况堪忧,“没有水,再好的农作物也养不活;没有路,再好的农产品也送不出深山。”
林美娟代表听了很有感触:“我所在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非常适合发展时兴的乡村旅游。许多贫困户都想在自家门口吃上这碗‘旅游饭’,可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太差,无法满足接待大量游客、过夜游客的需求,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她们都希望,在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中,既能够精准到户、帮扶到人,也能统筹规划、补齐短板。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持谁、谁来持、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郑钢深表认同。国家和省里的方针政策已经到位,关键是看各级扶贫干部如何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的方式,把好事实事为老百姓办到实处。他认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关键仍在“精准”:一是对象要准。对象如果不准,容易造成攀比;二是方法要准。要扶技术、扶要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王勇也认为,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是打通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对于因重大疾病、无劳动力等不可抗因素致贫的贫困户,要舍得投入资金、用足政策帮助其改善生活;对于因懒惰、认识不足、思想落后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要改变其观念,教给技术、指明路子,鼓励他们通过勤劳双手摆脱贫困。”
“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应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委员史贻云也为帮助贫困户“拔穷根”提出建议。他说,要想真正脱贫,需要靠产业推动。海南应该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贫困户文化素质、思想认识,通过开展培训来帮助贫困户加入新产业、使用新技术,但从事教育和培训工作的人才还相对缺乏。
一天的会议结束,关于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讨论还在继续。代表和委员对这一话题的高度关注,正是他们听民声、察民情、知民盼、解民忧的生动注脚。
(海南日报北京3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