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人调查琼海三一惨案 欲告日本政府

31.08.2015  10:24

      原标题:82岁老人调查琼海三一惨案 欲告日本政府

      铭记历史之寻找记忆

      70年光阴流逝,岁月淘洗,足以磨灭遗迹,隔断情感。可民族的灾难、岁月的伤痛却在岁月深处延续。

      70年前那场侵略战争所遗留下的伤痛在延续,对正义的渴求也在延续。走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曾经的刀与泪、血与火,应该被一代代知悉。历史应该被铭记。

      继昨日推出“铭记历史之胜利时刻”后,今天南国都市报推出“铭记历史之寻找记忆”,让我们跟随者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大学生去寻找那段藏在历史深处的记忆,藏在逝去岁月中的伤痛。

      寻找,不是痛苦的回忆,而是真诚的铭记。

      在文昌市抱罗镇抱罗村张修隆家里,邢峰在采访并做记录。

      82岁老人耗时近7年

      调查琼海“三一惨案”

      调查是为了让下一代人永远不要忘记这段血腥的历史

      “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更是一段深刻的教训。”在琼海中原镇,82岁的曹靖,拿出一本小册子情绪激动。这本小册子详细记载了日本制造“三一惨案”的经过,包含了多位亲历者的自述。

      为这本书,曹靖从1998年开始调查,先后四易其稿,2005年才最终刊印出来。

      而出生在文昌东阁镇鳌头村的邢峰,因为自己母亲留下的遗愿,“日本鬼子杀害了我的家人,你要讨回个说法。”由此走上一条“调查之路”,“要弄明白日本人在鳌头村所犯下的罪行,要状告日本政府,让他们赔礼道歉。”

      这样的民间调查,正如闪烁的星光,耀眼夺目。他们的挖掘,是对历史最真诚的铭记。

      南国都市报记者敖坤

      实习生邓盈盈/文刘孙谋/图

      82岁老人耗时近7年

      还原琼海“三一惨案”

      琼海中原镇,82岁的曹靖身体硬朗。自1998年开始,退休在家的曹靖开始做一件事:调查1945年农历三月初一,日本侵略者在琼海制造“三一惨案”的经过。

      触动曹靖做此事的原因很简单,“心中的愤怒久久不平,压在心里。”曹靖说,日本侵略者在琼海制造“三一惨案”,杀死了无辜村民千余人,在燕岭坡还制造了千人坑,可日本政府却从未道歉。

      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幸存者渐渐老去,曹靖觉得:“有义务去调查事件发生的经过,找到那些亲历者,让他们回忆曾经经历的一切。”

      曹靖首先找到了幸存者陈国辉。当年,陈国辉跟随其他村民一同被捆绑着前往燕岭坡时,他预感情况不妙。在队伍行进到乡间小路时,陈国辉挣脱绳索,疯狂地往路旁的树林中跑去。后面子弹呼啸,陈国辉侥幸逃生。而其他村民则被押送至燕岭坡,一一杀害。

      “当时子弹打中了他的衣角,还留下了一个洞。”曹靖记得,采访陈国辉时,老人反复提起这个细节。

      沿着这个线索,曹靖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亲历者,前后共计10余位。曾经那段历史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此外,在曹靖等的共同倡导下,燕岭坡也建起了祭拜台、纪念亭。每年农历三月初一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以此铭记历史。

      2005年8月,曹靖执笔写作的《回顾长仙联村‘三一’血泪史》,前后经过4次修订,最终刊印。曹靖说:“做这个调查是为下一代人提供参考,让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段血腥的历史。”

      母亲留遗愿“要讨回公道”

      收集证据欲状告日本政府

      老家在文昌东阁镇鳌头村的邢峰,大约4年前开始搜集证据,调查70多年前日本在鳌头村所犯下的罪行,“我要替我的外公、外婆、小姨讨回公道。”

      “母亲去世前几年,有时晚上都会做噩梦,突然惊醒,嘴里喊着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至今回想起来,邢峰心里都觉得难受,“这种战争造成的创伤,一辈子也难以恢复。”

      今年8月,邢峰带领记者再次去文昌东阁镇鳌头村,当听到90岁的杨必森老人回忆过去日本人的野蛮罪行时,他也忍不住流泪。

      邢峰眼眶湿润:“我姑婆的孩子当时只有几岁,就在这个村,被日本人丢进火里活活烧死。”

      2011年,母亲留下遗言:“日本鬼子杀害了我的家人,你要讨回个说法。我才好去见你的外公外婆啊。”

      这句话一直在邢峰耳边萦绕。自此,邢峰开始调查“鳌头村惨案”经过。

      据邢峰调查,1943年农历三月初六,侵华日军在该村一天内屠杀了43名村民,一个月内屠杀了73名村民。邢峰的外公外婆被关在一个伙房里,被活活烧死。他的小姨被塞进一个大缸里,被日本兵活活摔死。

      “挖掘历史就是要让更多人铭记历史,记住那段血泪史。”如今,邢峰最大的愿望是到日本状告日本政府,让日本政府赔礼道歉。

      邢峰说:“不管他们借口怎样,我们只要站上法庭就是一个胜利。因为,我们会让更多人关注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