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老人不愿离开农村 子女进城老人谁来养(图)
“如今孩子们都在城里打工,基本上一年回来一两回。现在还能自己照顾自己,但以后年纪再大些怎么办。”这是省两会前夕记者在前往儋州等地农村采访时,村中独居的老人共同表达的心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后不想回到落后的乡村,而大多数的老人却不愿意离开农村,因而,成了“留守人员”。
1月20日,记者走进儋州市光村镇巨雄村独居老人杨贤才家中。这位70岁的老人因身患脑梗塞、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躺在家中已有一年时间。此前因老人就医,这个家庭欠下大笔债务,无奈之下,他的两个儿子均外出打工挣钱。一年里,老人的起居生活,均由严重驼背的老伴负责照料。在采访当天,老人在海口上大学的孙子放寒假回到家中,暂时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任务。“村里穷,能走出去才是本事,这孩子毕业后,我也不会答应让他回到村里和我们一起受罪。”看着在忙里忙外的孙子,杨贤才叹着气说。
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像杨贤才这样的独居老人在农村十分普遍。儋州市光村镇徐屋村72岁的老人徐璧和告诉记者,他的五个孩子均已进城,儿子曾经要将他接入城里生活,但他对于进城不习惯,还是希望和老伴一起在村中过着清闲的生活。“等到不能动了,再想别的办法吧。”徐璧和说道。
“此前从未想过住养老院,因为家里有房子,很少听说有人去住养老院的,我想以后要是住进养老院可能会很不习惯。”在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住到养老院时,徐璧和这样回答。(见习记者李磊 计思佳)
规划托老所,培养专业服务人员 变农村“分散养老”为“集中养老”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海南将建立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农村“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对此,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针对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农村一些基层养老院投入力度不大,硬件设施还不完善,因而产生了一些老人不愿意入住的现象。”省人大代表文昌市潭牛镇大庙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苏子涵,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农村养老的问题。2013年,在担任省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她就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养老院建设的建议。
苏子涵在日常工作之余,经常前往附近乡镇的敬老院看望老人,她发现这些基层农村的敬老院的从业人员大都在40至50岁左右。“如今农村养老院投入有限,硬件设施跟不上,从业人员待遇低,但却是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这些伺候老人的活,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做,从业人员高龄化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苏子涵说,从业人员缺乏是大部分农村养老院普遍面临的问题,更谈不上要求养老院配备专业化的服务人员。这就导致农村基层养老院的服务跟不上,农村独居老人不愿意入住。
苏子涵说,希望政府在加大农村养老投入、增加基层养老院数量的同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并提高待遇,吸引更年轻、专业化的人才加入到农村养老工作中,让农村养老院吸引更多的老人入住。
“我们企业每年都会去农村慰问孤寡老人,每次看到一些生活来源没有保障、行动不便的老人整日躺在床上,我们也很揪心。”省政协委员潘孝智对记者说,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家乡的年轻人结婚后一般也和老人分开生活,对老人难以照顾周全,对老人精神生活的关注更是几乎没有,精神赡养无从谈起。
“空巢老人生活没人照顾,生病没人护理,家务活也没人帮忙。”潘孝智感慨。
“应该将农村的‘分散养老’变成‘集中养老’。”潘孝智建议说:“目前农村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很难覆盖全农村。乡镇的养老院设备、人员投入也不够,而社会化的养老机构收费标准高,一般的农村老人又很难承担。”为了让我省农村老年人享受更好的老年生活,潘孝智建议,应该由政府牵头,在每个村或者几个村之间规划一个具备基本医疗功能的托老所,并聘请专业人员照顾,让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都有所保障;同时,可以通过土地、贷款、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吸引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到农村办养老院;同时政府也应适当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补助额度,“最好采用发放现金的形式,方便他们支取”。
除了“养”以外,“医”也是当前农村老年人迫切需求的。“现在新农合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老人看不起病的问题,但报销比例有限,县乡级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有限,很多老人看病还是不得不赶到大城市,这也大幅度增加了他们的看病成本。”对此,潘孝智建议,应该培养一批专门扎根于农村的医疗技术人才,或者由政府设立专门的资金,对村里的医生们进行定期培训。同时,还要逐步提高这些医生和各类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的待遇,让他们真的愿意待在农村。
“我在农村看到很多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每天只能看看电视、打打牌,与邻居聊聊天。我们还应变‘养儿防老’为‘精神养老’、‘精神助老’。”潘孝智告诉记者,在保障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还要让他们的晚年有质量,有活力。如,通过村委会,根据老人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成立琼剧、象棋兴趣学习班,定期组织慰问演出,从精神上帮助老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 (见习记者李磊 计思佳)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