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晚:一顿有滋有味的全民“年夜饭”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万玉航)羊年的央视春晚刚刚落幕,不出意外,这几天的舆论热点又聚集到了它的身上。正如一顿年夜饭要经得起各类食客的检验一样,掌声与吐槽一路伴随着春晚的成长。32年来,春晚的角色正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改变:它是全家团聚的欢乐陪伴,也是人们一年辛勤付出的总结,更是时代脚步的记录。今年春晚,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做了不少突破和努力,不仅延续了“新民俗”的喜庆气氛,更调和出了酸甜可口、咸辣多元的独特风味。
乡愁有多苦,团圆就有多甜
“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既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一句祝福语,又说明了春节的核心价值——亲情与回归。本次春晚,归乡与团圆的主题贯穿始终,它把中国人基因之中的一种情感因素带入到了这场顶级的艺术平台中。正如刘德华在《回家的路》中深情唱出的那样:“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春节不仅是一个回家的日子,更是漂泊在外的人情感上的回归。
小品《车站奇遇》讲述的则是一位远道而来为与女儿团聚的母亲,和一位不知儿子要回家,出于寂寞而在路上练车的父亲之间的趣事。蔡明和潘长江这对老搭档,在一言一语的碰撞下抖出一个个笑料,风趣的背后浓缩了思念游子的父母难以言说的深情。一来一去之间,作品让观众在家的温情,亲人的陪伴下,油然而生一种对幸福更深层含义的思考,耐人回味。
事实上,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文化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更应该是春晚洋溢出来的那些温情和亲情。甚至在全家人的掌声、评点、吐槽甚至未来的弹幕中,春晚才真正融入了那个全家最重要的时刻。
醇厚的中国梦
除夕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在这个一年一度的文化和历史时刻里,春晚不仅需要温暖人心,调动喜乐的气氛,也需要让老百姓感受到社会前进的脚步。2014年,从深化改革到反腐倡廉,从“丝路”的重焕生机到APEC的胜利召开,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这不仅表现在《中华好儿孙》中唱出的“中华好儿孙,怎能无傲骨”里,更在古琴、蜀绣、武术、青花瓷等传统文化元素中。
除了高雅艺术形式的大众化展现,本次春晚依旧延续了“开门办春晚”的宗旨。《高手在民间》这个节目,邀请了一众草根歌手登上春晚的舞台。作为平凡百姓的代表,或许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平凡得像路上无名的石头,毫不引人注意;但当他们汇聚到一起,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震慑人心。
辛辣的讽刺图
2014年,党的反腐力度空前,多位高官相继落马。央视羊年春晚也把反腐题材融入到语言类节目中,“针砭时弊”成了本次春晚最大的看点。小品《投其所好》绘声绘色地讽刺了巴结领导的不正之风,其主体:不能只想着领导喜欢什么,要多关心老百姓需要什么,真诚地说到了百姓的心坎里。
苗阜、王声的作品《这都不是我的》播出前就已被被外界视为“三十年来讽刺尺度最大”的相声。该讲述了某领导经不住诱惑收礼之后,又无比纠结为自己找借口,内容中直接描述了行贿的细节,包括收钱、收房、收情妇等。据创作者苗阜说,为了了解官员腐败的心态和具体细节,他还联系了陕西省委宣传部,“他们非常配合,问好时间就立马组织了纪委领导干部开了座谈会,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素材”。
可以说,反腐题材在春晚上的“脱敏”,正说明了反腐已经成为了民众关心的热点,人民拥护的焦点,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的重点。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现实,春晚上各种味道,不仅让观众感到“感动”、“火爆”、“劲儿足”,更是全社会形成新的文化风气,社会氛围更加开明、和谐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