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账号:如何从芜杂到清朗
2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对于网民注册登录微博客、微信、BBS、博客、贴吧等“自媒体”、社交媒体的账号、头像及介绍信息进行规范,不得违反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侮辱诽谤他人等。
新浪微博管理员发帖:“针对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微博坚决支持贯彻,将在原有社区管理体系下,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微博承诺对于确认违规账号,将在24小时之内处理。微博呼吁和支持互联网公司对违法侵权行为,采用统一标准策略,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网友纷纷略带调侃地提醒:“你的网上昵称违规了吗?”“微博、微信等网名头像以后不能任性了!”“自查一下,头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民“昵称”继续得到尊重
对于现代人来说,互联网“自媒体”社区就像一场假面舞会,平时端庄严肃的人可以在这里敞开胸襟,嬉笑怒骂,释放内心压力。先不说那些直抒胸臆的网络帖文,光是博客、微博客、QQ、BBS、贴吧等自媒体账号,起名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像“乡间安静向阳花”、“霸气迷你小宝贝”、“当我们的冬夜渐暖”、“低矮的街区扬起的尘土三日不落”,隐秘的心思、克制的人性在网上张扬宣泄,写意人生。
据估计,互联网用户的各种账号,多达几十亿。当下中国人为自己选择的这些眼花缭乱的“马甲”,包括账号名称、头像、简介等注册信息,展现了网民的性情和才气。《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出台,不是强行推广网络实名制,政府的政策依然是“后台实名、前台志愿”,网友珍爱的私人空间——上网使用“昵称”的权益继续受到尊重。这个规定不是要把万千人群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强行整齐划一,规定提出加以约束的账号,是这样一些情形:
违反宪法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的;
损害国家荣誉,损害公共利益的;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宣传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冒用、关联机构或社会名人注册账号名称的;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
……
这些情形也是网民早已感觉不适、主流社会所深恶痛绝的。
网络“自媒体”表达不能突破底线
但是,诚如医学专家所言,梦游症患者即使在神游八荒之际也不可能做出违背善良本性的事情,自媒体账号虽然常常是匿名的ID,但也不应该出现违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乃至严重偏离一个人价值取向、审美品位的状况。
基于互联网这种新兴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的特点,网络文化在现阶段带有某种边缘文化的特征。一些低俗的情趣,亚文化、甚至反文化的心态,营造了互联网“自媒体”的局部小气候。在网络账号的起名和自我描述中,时常出现一些突破底线的乱象:
淫秽色情类账号,一度在QQ上较多。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招嫖,引起警方的关注。据合肥在线-江淮晨报,某地有男子动用10个QQ号,每天群发招嫖信息,为“小姐”招揽“生意”。这些QQ全是女孩的名字,QQ使用的头像都是穿着裸露或有诱惑力的女子,QQ签名全是“我兼职聊天,非诚勿扰,需要服务的哥哥请致电……”
其他如宣传迷信和邪教类账号,涉及赌博、枪支等违法信息的账号,也需要清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依法关闭的微信公众号中,就有“猛将气玻璃bb弹co2铜珠”、“代开正规票”等。
地域歧视类账号,如“某地人贱人”、“某地侉子是SB”,泄私愤,颇不可取。煽动民族歧视的账号和说明文档,有更大的危害性。
[page]侵权账号的杀伤力
盗用党政机关的账号,发帖混淆视听,需要取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依法关闭了一批微信公众账号,如“中纪委巡视组”、“地方巡视组举报平台”、“人民曰报”等假冒党政机关或媒体名义发布虚假信息。
至于知名人士在网络自媒体被盗用,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原央视主持人柴静有较高的知名度,博客文章细腻感人,但微博只有一个“@柴静看见”账号,作为柴静新书《看见》的官方微博,网上其他账号均属冒用。有人经常在网上编造一些“柴静语录”,“@柴静看见”不得不出面澄清。
盗用社会名人的账号,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酿成苦果。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敬爱的周总理身上。周恩来在“五四”时期天津觉悟社时使用过“伍豪”的代号。1932年2月,国民党中统特务张冲等人牵头伪造了一份“伍豪脱党启事”,在上海《申报》、《时报》等多家报纸分别刊登,企图用离间计瓦解分化共产党人。实际上,在刊登启事的两个月前,周恩来已经离开上海,经过福建进入了中央苏区。但在“文革”中,这件陈年老案又被翻出,被江青当做整周的把柄,成为晚年周恩来的一大心病。1975年9月20日,已经病入膏肓的周接受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他不顾已经服用了麻醉前的镇静和止痛药物,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一个多小时,专心批改他对伍豪启事问题的报告录音稿,又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恳求把这份报告发给各省市区一二三把手,人手一份。
“郭美美baby”2011年在微博上冒用“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炫富,则让红十字会的百年清誉声誉受到重创。假冒第二炮兵文工团员的微博账号“第二炮兵刘园园”,自曝醉驾以及各种炫富,也曾引发网友围观。互联网上的注意力是最大的财富,为了吸引眼球,一些人进行虚假的自我包装和炒作,严重损害了一些机构的形象,加深了社会分歧的鸿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冒用或不规范使用新闻媒体的账号。新闻媒体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发稿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如果与媒体相关的一些机构和个人,未经正规授权,就注册媒体相关账号,甚至通过了加V认证,所发帖文未经媒体审核,容易误导公众,稀释、侵蚀媒体的公信力。
网站对网民账号早有限制
国家网信办的这个规定,不完全是针对网民,更多地强调网络“自媒体”平台与网民的共同责任。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需明示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在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
实际上,网站对网民账号在注册前早已有约定,有所限制。中国最早的BBS——人民网强国论坛,在网民注册账号前需浏览并同意《社区用户协议及管理条例》,其中包括“笔名管理规定”:
1.请勿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姓名及相关联的名称,或其他名人的真实姓名、字号、艺名、笔名注册;
2.请勿以国家名称、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注册;
3.请勿以社会公共机构名称、社会名人姓名和媒体名称注册;
4.请勿以外国国家名称、国际组织名称、境外政要姓名、境外媒体名称注册;
5.请勿注册不文明、不健康之笔名;
6.请勿注册易产生歧义、引起他人误解之笔名
……对于严重违反社区规则的,社区保留随时取消其笔名的权力;
人民网强国社区还对签名档(头像)做出规定:
……如出现与社区规定不符合的内容,社区有权取消其签名(头像)内 容,情节严重的社区有权封其笔名;
在新浪微博问世前,经常成为热点舆情首发信源的天涯社区用户注册协议,也有类似的规定,并且载明:“如发现用户帐号中含有不雅文字或不恰当名称的,本社区保留取消其用户资格的权利。”
国信办的本次规定,对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是一次有力的警醒,请以更大的责任心,更丰富的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为网友取名从严把关。
公权之外,还需网民自律和社区自治
对于网络账号中的违法信息,需要依法治理,公权勇于亮剑,加以取缔。但对于道德层面的失范,文化品位的沉沦,在公权之外,还需要网民的道德自律和网络社区的自治。法律、行政权力、道德、文化涵养多管齐下,多元治理,网络舆论生态何愁不能清朗起来?
有些网络账号,不一定违法,但有违公序良俗,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古国的身份很不相称。例如,笔者目测,在微博和一些影响较大的BBS中,“装逼”、“逼格”、“撕逼”一类不雅账号,多达数千个。什么“屌丝男士装逼利器”“装逼课代表”“带你装逼带你飞”“你你你这是在装逼知道吗?”“满逼格文艺男愤青”“小妮无逼格”,不堪入目。这些不一定适合由公权力出面取缔,更多地需要借助于主流文化批评和社会公议。
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网民已有6.49亿。近一半的中国人,每天活跃在互联网上。这是中国人民新的集体生活,发表意见、交流感情,互联网是我们的意见共同体、情感共同体。要打造健康有序、文明温暖的集体生活,除了疾风暴雨般严惩网络谣言,更要从网民账号这些点点滴滴的问题做起,消解戾气、形成规范、固本培元。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