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阜平脱贫记:总书记到访三年后 旧貌换新颜
唐宗秀的老伴(左)正在与建筑工人商量进一步修建新房的事情。“富贵平安”的对联与屋里头装裱起来的“中国梦”垂直对齐。 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中国青年网保定4月26日电 (记者 卢冠琼)“房子盖起来后,我和老头住中间这屋,右边那屋专门放东西,左边那屋先空着,可以给来(家里做客)的人住。”尽管家门口的三间平房还在修建,但是71岁的唐宗秀老人早在去年9月份动工前,就有了自己的安排。手指向还未装上门窗的屋子,唐宗秀欣喜地告诉记者,“咱们农村堆的东西多,所以专门腾出一间放着。”老人这一朴实的计划,在几年前,却是不可想象的。
唐宗秀与老伴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一间不足30平米的土坯房中住了几十年。直到三四年前,阜平县城里的一些居民甚至都不知道这一村庄的存在。这是一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全村共245户563人,其中,贫困户190户525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骆驼湾村成了老人留守的村庄。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县,考察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等地,了解到曾是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的阜平,村民年均收入却不足千元,这令他无比挂怀。
“窥一斑知全豹,到这里就是要了解我国的真实贫困状态。如果能看到真贫,从北京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迎风踏雪,习近平不仅为阜平送来了党和国家的关心,还为阜平脱贫攻坚吹响号角,给人民带来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巨大鼓舞。
三年多过去了,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组织记者探寻“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再访阜平,发现昔日太行深处的真贫地区,如今有了全新的面貌。
阜平县的山路如今有了新貌。 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精准扶贫路 一个都不能少
沿着新修建的平坦公路,记者分别走访了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天生桥镇等地。在总书记到当地拜访的第一个贫困户——唐荣斌老人的家中,“低矮阴暗”的房屋不复存在。原来的栅栏门已换成了木门灰瓦的门楼,门楼下还装上了节能灯。去年10月,阜平县的危房改造计划惠及到了骆驼湾村,唐荣斌住了半个世纪的土坯砖瓦房被翻修一新。屋顶提高了60公分,门窗装上了双层透明玻璃。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唐荣斌告诉记者,今年72岁的他和老伴一起生活,孙子孙女都在县里读小学,“看病80%能用医疗保险报销,村里还给老伴找了份敬老院扫地的活儿。”对于这样的生活,唐荣斌感到知足。如今,在骆驼湾村,每人每年的医疗保险费为150元,超过60岁的村民每年只交60元。除了养老金、低保与扫地兼职带来的收入,唐荣斌家还参与了荒山土地流转,每亩地一年能得到1000元的补贴,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记者来到唐宗秀老人的家中时,她的老伴正在与建筑工人商量房子进一步修建的事情。“政府有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每平方米补贴240元。最高补贴100平米。”唐宗秀的老伴告诉记者,“房子还没完全建起来,不知道总共花销得多少。但是如果钱不够,可以申请金融扶贫贷款。”看着村里这几年来发生的变化,他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