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缴纳公积金 请将选择权还给市民

04.09.2014  17:18

  2009年,广州公积金曾经连续多月出现放款量超过归集量的情况。目前,广州公积金再度“入不敷出”,本年度结余额为-29.84亿元。

  公积金“入不敷出”的再度出现,让广州市民倍感紧张与压力,各方舆论将压力再度推向公积金中心。公积金中心在信息披露以及公积金管理机构的构成方面当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广州公积金历年缴存、使用情况的公报所披露的只有各项的总数,近两年的晒账也不够精细。这样的信息披露现状显然难以让市民完全消除疑虑。

  为解决“入不敷出”的困境,公积金中心准备在缴存方面采取措施,督缴工作将成为公积金中心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公积金中心的动机是要想实现资金的净流入,至少是持平,只是这样“督缴”的法律依据何在?法无授权不可为。公积金中心即使是出于“好意”想这么操作,也要走完基本的流程,否则合法性合理性都将备受质疑。

  何况,目前多数民营企业受大环境影响,利润有所缩减,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即使公积金中心通过了一定程序,可以行使合法督缴的权力,又焉知不是在走一条逼迫企业重新审视成本,从而加大裁员力度的不归路?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行业进入衰退期、规模萎缩的微小企业,其员工的收入本来就非常微薄,在房价飞涨的时代,根本就凑不齐首付,也无力供楼。他们工资中的每一分钱几乎都要用到刀刃上,现在,公积金中心要来督缴公积金,那么结果只有两个:其一,让这部分低收入人士的生活水平在目前不高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其二,让这些永远买不起房的人补贴那些可以拿得出首付的中产家庭。这两个结果都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在我看来,公积金中心要做的不仅不是加强督缴工作,反而是要放权给市民,让市民去自由选择是否需要缴纳公积金(即使现有政策不支持,也完全有探索的必要)。只有缴纳了公积金,才能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这里面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去协商,比如企业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但大的方向应该是“自由选择”和“放权”。公积金中心要做的就是发挥平台的作用,尽可能地做到信息公开。也许,这样一来,公积金中心的资金量会进一步缩减,可放贷款进一步减少,但是,缴纳的人也少了,信息是公开的,市民反而不会有什么怨言。谁缴纳谁受益,抱怨何来?能公开的信息都公开,抱怨何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降低了市民对公积金贷款的预期,让其回归正常的位置,这反而帮助公积金中心减轻了压力。

  进一步思考,公积金中心当然不是万能的。在一个房价飞涨的年代,它承载不起土地财政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无力应对从高利率商业贷款传递而来的压力。公积金中心有太多值得批评的制度构建和技术细节的问题,但是要想“治病”,还是要系统化治疗,解决市民安居的问题,这个主动权在地方政府手中:比如,地方政府应逐渐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房价的托举政策,加大对保障房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让买不起房的市民对“长期廉租”有稳定的预期。唯有如此,才能消除未购房市民对房价继续涨的恐惧心理。公积金中心近年来“压力山大”,其实是地方施政方向有偏差的“病灶”凸显。

  每当房价高涨,每当地方开始救楼市,公积金中心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