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给生态“让路”,三江源干湖又活了
3月6日,青海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供销联社主任王玉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理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保护好三江源”,这让在该自然保护区核心玉树工作了37年的他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他也坦言,要完全实现这一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地区的生态保护重任,还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GDP给生态“让路”,干涸多年的湖泊又“复活”了
作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黄河33.1%的水量,长江2%的水量,澜沧江14.7%的水量都从该地区流出,三条河流每年向下游地区供水600多亿立方米。玉树作为这一生态区的核心,其辖区内的生态保护区面积,占到了青海全省的68%。
王玉虎告诉记者,2005年起,国家在三江源区开展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在玉树投入50多个亿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禁牧减畜、草原灭鼠灭虫以及恢复植被等方面。
他说,在玉树,别的领域都要给生态“让路”:不考核GDP,不开采矿产,不发展有污染的工业,禁采当地盛产的作物沙棘,禁伐林木,禁牧6015万亩,减畜250万羊单位。
当记者问及这些生态保护措施的效果时,王玉虎说,保护区内干涸多年的湖泊恢复了一汪清水,草地退化趋势得到了遏制;更可喜的是,当地的野生动物品种多了,数量多了,活动范围也有所扩大。
百姓为保护生态做了很大牺牲,不能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在被问及这些措施是否会对当地百姓收入带来影响时,王玉虎承认,采取这些措施之初,百姓收入的确有所减少。“为国家保护生态,老百姓尽到了责任,为下游做了一些牺牲,因而也有各种的要求和呼声。”
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青海省先行先试,由省政府出资,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当地就业市场的公益岗位,以此来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去年,省财政拨付玉树5.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但是他坦言,“由于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青海省财政相对不宽裕,补助标准和范围都比较低”。
王玉虎说,在玉树工作了37年,他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为了让当地百姓不仅能有“青山绿水”,更不错失发展机遇,他认为下一步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应当提高百姓的补偿标准,扩大保护区范围。
王玉虎认为,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专门针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法,以立法的形式把保护该地区上升为国家意志。
在他看来,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对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保护好该地区,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因而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强调和落实。
其次,国家财政应加强对三江源保护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保护三江源区,玉树“不考核GDP,不发展工业,禁牧减畜”,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怎么保障?他认为,过去建立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是在青海省内的先行先试,力度不大,补偿标准也有限,因而需要加快建立国家层面的补偿机制。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