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经济界专家学者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20.04.2016  14:27

  动力正在形成 调整仍需努力

  嘉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 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增速换挡还在持续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7%,低于去年一季度的7.0%,也略低于去年的6.9%。怎么看这一增长速度?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筑底企稳的迹象。如何预测接下来三个季度中国经济走势?未来的经济走势是L形还是U形?我国能否完成GDP的预期增长目标?

  潘建成: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基本延续经济增速温和换挡的趋势。所谓“温和换挡”,是指经济增速温和回落,向潜在增长率回归。这个趋势从2012年开始延续到现在,6.7%的增速是符合预期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6.5%至7%之间,一季度增速为6.7%仍然在目标区间内,这一增速可以说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延续了略向下倾斜的“L”形趋势,未来三个季度可能会沿着这个趋势走。当前,全球经济还难言回暖。从国内看,一季度经济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受房地产市场回升影响,接下来几个季度房地产的走势仍不确定。另外,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尤其是把去产能放在首位,这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部分指标的回暖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加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今年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审批的重点工程包建设项目也将进入落实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中的降成本力度也会加大,减税、减费、降低企业社保基金和公积金比重等措施将进一步实施,这些因素将对经济产生正面促进作用。

  李平: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虽然略有下降,但这一增速仍是可以接受的。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规律看,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速增长必然会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基本上也经历了这一过程。另一方面,从我国具体实际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阶段,传统工业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主要工业产品均位居世界前列,“去产能”压力依然十分突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所以经济速度适度降低符合现阶段发展状况。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回旋余地较大。虽然传统制造业行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部分行业出现了较大亏损,有些行业出现了负增长,但高新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好的活力。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李佐军:6.7%的增速,说明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处于增速换挡的过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的多个指标表现差强人意,由于3月份很多指标反转回升,6.7%的增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这又说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轻。

  今年二、三、四季度我国GDP的走势究竟如何,这除了和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因素有关以外,也与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密切相关。如果政府选择加强稳增长的政策力度,不排除二季度GDP增速会出现反转。但是,如果我们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对需求侧管理只要达到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程度、以尽可能减少需求管理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即可,则经济增速还有进一步探底的可能。当然,我相信,守住6.5%增速的底线是没有问题的。

  培育发展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快发展新经济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培育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哪些方面?

  潘建成:新经济是能够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经济形态。从要素上讲,新经济的发展,不依赖于传统的劳动力、资本、资源要素。发展新经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更具体的来说,新经济可以理解为,一方面,要通过发展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主要的着力点是两大方面:首先,是要坚持改革不动摇,尤其是推进供给侧改革不动摇。其次,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创新包含几个层面。一是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二是要营造区域创新体系,着重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三是要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李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主要是靠要素投入的推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述模式面临较大挑战,实现动力转换是必然。在生产函数中,经济增长除了要素数量之外,还由要素质量和效率来决定,而要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就是要依靠创新。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初现端倪,积极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占领经济制高点,在未来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位置的重要举措。同时,实现创新驱动的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佐军:新经济是相对于旧经济来说的。发展新经济,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市场主体;要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人才、信息等新的要素;要发展附加值比较高、绿色低碳的中高端产业;要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的动力;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商业模式、赢利模式等。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原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遇到了“天花板”,现在到了打造新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候了。只有通过发展新经济,才能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已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从其他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新旧动能的转换、新旧产业的替换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新经济,才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要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于企业是新经济的主体,故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更多创新型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解决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不公平竞争问题。

  同时,要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建设好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解决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彻底解决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

  此外,还要积极推进价格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价格能够反映土地等资源能源的稀缺性,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能够引导企业更多地向创新要效益。

  结构调整压力较大

  尽管增速在放缓,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理由是认为中国推出的经济转型措施见成效。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在结构调整中的成效?

  潘建成: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确实卓有成效。例如,我们的产业结构在优化,消费结构在升级,单位GDP能源消耗在下降,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制造业产品向中高端迈进,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在增强,等等。

  国际社会上调我国的经济增长预期,是对我们结构调整的肯定,我们应该呼应这一肯定,坚持走结构调整的道路。

  李平:目前我国结构调整的成效还是较为明显的。从我们日常调研中也可以看出,涌现出一批具有活力的高技术企业,传统企业十分关注高技术项目,关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企业自身转型压力较大。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结构调整仍面临较大压力,传统产业产能规模依然较大,去产能中存在对经济冲击的风险,需要加以引导;同时,动力转换还没有完成,创新驱动还有待增强,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是重点。创新培育具有系统性,创新能力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李佐军: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6.9%,消费对GDP贡献率大大超过了投资的贡献率,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3%。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此外,最近几年城镇化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这些指标都可以说明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还在途中,远没有达到合理的状态,还需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为经济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社会政策托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做减法的过程,也是做加法的过程。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加快结构调整、减少短期增长冲击、培育长期增长动力的综合效果。但也有人担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潘建成:人生病了就得吃药,有些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可能比病痛本身更厉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吃药、不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一样,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是我们必须忍受的,也是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波动而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我们要加强社会政策托底,做好预案和准备,用好财政资金。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协调,有效地疏导和引导因为去产能离开岗位的劳动力在区域间的流动。

  李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并非是减少供给,而是要改变供需错配,提高有效供给,是增强经济发展基础、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在调整初期,由于传统模式受到冲击,短期经济会出现下降,但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善,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内生动力将逐步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发展质量,注重经济动力转换。

  李佐军:从短期看,GDP的增长不可能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改革还会对短期增长造成冲击。但是,从中长期看,供给侧改革与促进经济增长是一致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做减法的过程,也是做加法的过程。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因此,在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同时,还要加快培育新的动能、新的产业、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