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解放65周年纪念:先锋开辟渡海路 血战海口白沙门
海口网4月23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羊位高)儋州市白马井镇超头村附近海滩上,有一座用水泥砌起的小小烈士墓园,墓园前竖着两块墓碑,前方的碑上刻着“登陆先锋营登陆点”字样,后方墓碑上刻着“一营三连排长傅世俊烈士之墓”。
1950年3月6日,解放军首批渡海作战部队“登陆先锋营”在这里成功登陆。当年的战场,已是成片的番薯地和木麻黄树林;没有改变的,则是漫漫的沙滩与滔滔的海水。
琼纵接应先锋营
1950年2月初,第四野战军采纳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的意见,确定分批偷渡与最后主力强渡相结合的渡海作战指导方针。
3月初,国民党海防部署已初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解放军不迅速派部队渡海支援,琼纵处境势必更加困难,对登陆也更为不利。但是,此时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的时机尚未成熟。四野第十五兵团党委经研究认为,为了支援琼纵的反“围剿”斗争,加强岛上我军接应力量,摸索渡海作战经验,为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条件,要抓紧当时尚有北风的有利季节,立即组织小部队进行偷渡。3月,琼崖纵队派出第一总队、第三总队和独立团等部队,接应和配合渡海作战兵团的先锋部队。
1950年3月5日,第40军118师352团一个加强营799人,在师参谋长苟在松的率领下,乘l3艘木帆船,于19时由雷州半岛灯楼角启渡,向海南岛进发。
先锋营渡海前,琼纵司令部侦察科科长郭壮强在上级指示下,率领13名水手前去广东徐闻县执行引渡任务,白马井寨基村村民万小井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我当时已经结婚了,但是年轻不怕死。”今年4月6日,讲起当年的经历,年已92岁的万小井依然非常激动。他挽起了右裤腿,指了指大腿上的弹痕,自豪地说:“当时国民党有陆海空三军阻止我们上岸,靠近岸边时,正在划船的我右腿突然被流弹打中,是一位排长帮我把子弹拔了出来,然后帮我划船,但不幸的是,后来他也中弹身亡。”万小井说的排长,就是烈士墓园中安葬的烈士傅世俊。
现年86岁的吴震海是65年前接应解放军偷渡的一名琼纵老战士。回忆起白马井超头海滩的那一战,吴老印象很深刻:“当时我担任琼纵第一总队9团1营2连的指导员,我们琼纵第一总队接到任务迎接6日早上登陆的解放军,我们琼纵战士们凌晨就赶到距离白马井只有两三公里的阵地潜伏。直到6日中午12点,也没见到有解放军的帆船靠近岸边。后来才知道是5日晚上的时候,海上风停了,离不开风力的帆船只能原地停留。”
“当时我们全部战士都焦急地在岸边等待着,但是上午8点左右,守在岸边的国民党军队发现了我们,两军随后交战了起来,最后敌军被打得只能往后撤。”吴老称,中午12点左右,琼纵领导命令大部队撤回附近的新地村隐蔽待命,留下少量战士观察海面情况,同时关注国民党军队的动向。
冒着炮火猛冲锋
琼纵老战士吴震海回忆,6日中午12点多,海边突然传来飞机声、机枪声和炸弹声。琼纵战士马上像下山的猛虎飞奔海边。四架敌机在空中轰炸、扫射海面上的船只,陆地上的琼纵战士也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下午1点多,渡海部队的船只陆续驶入超头港口海域。但敌军飞机仍不断地轰炸渡海部队和琼纵战士,接应部队就用机枪扫射飞机,打得敌机不敢低空飞行。“渡海战士们不怕海蛎扎脚,冒着敌人炮火,纷纷跳入齐胸深的海水,勇猛地冲向海滩。”
6日下午2点,“登陆先锋营”成功登陆,与接应的琼崖纵队第一总队协同打败了敌人的进攻,顺利进入琼崖纵队根据地。
在白马井超头村,有一名老人叫陈应中,今年已经83岁,当年“登陆先锋营”登陆的超头海滩,离他家只有几百米远。陈应中回忆说,1950年3月6日中午,平静的海边突然被炮火声打破,解放军先锋营与敌军抢滩时,陈应中正潜伏在海边帮解放军通风报信。“解放军打退国民党的消息传开后,附近新地、大南头村、小南头村、寨基、超头等乡村的村民纷纷来到海边,帮忙部队运送枪支弹药,给部队送吃的。乡亲们还亲手将阵亡的烈士埋在超头海滩上,其中也包括了傅世俊排长。”陈应中说。
“儋州人民不会忘记渡海先锋营的799名勇士,是他们用血肉之躯趟开一条渡海路、解放路。”儋州市党史办原主任杜建心表示,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儋县也是23年红旗不倒,儋州人民不怕牺牲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海南解放立下不小功劳。
血战海口白沙门
解放军渡海作战部队首批偷渡成功后,随后又成功进行了三次偷渡。
1950年3月10日13时,第43军128师383团1营的1070名指战员在团长徐芳春、政治处主任刘庆祥、海南琼山县第3区区长林栋的率领下,乘坐21艘木帆船,从广东湛江东南的硇洲岛扬帆起航,3月11日在文昌铜鼓岭以北的赤水港登陆,完成了第二次偷渡。
1950年3月26日晚7时30分,第40军渡海加强团81艘战船载着2937名指战员从广东徐闻县灯楼角出发,开始了第三次偷渡,并于3月27日早上在澄迈玉包港登陆。
第四次偷渡是在1950年3月31日22时30分,由第43军127师一个加强团共3733人,分乘88条木帆船,从博赊港出发,驶向海南岛海口东面的塔市。加强团以左、中、右三路纵队,在师长王东保的率领下,船过琼州海峡中线后,与敌一艘巡逻舰和两艘炮艇遭遇。为掩护主力部队继续航行,解放军三条小木船勇敢地逼上去,在距敌舰200米时才一齐开火,打得对方掉头逃遁。
渡海作战部队在第四次偷渡时,发生了悲壮的一幕。127师379团3营的八连、九连在与敌人兵舰作战的纠缠中航向偏右离开了主力,误登了海口市的白沙门岛,敌人以为是解放军主力登陆,急忙调兵遣将围剿。随3营渡海的379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秦道生和3营副营长王金昌、营教导员葛尹元赶紧绕白沙门岛察看地形,组成临时指挥部,准备迎击敌人。深夜,临时指挥部认为我军已经完成打兵舰和掩护主力渡海的任务,遂决定放弃白沙门,抢船突围。经过拼死搏斗抢来三艘小船,秦道生命令已经负伤的八连连长冯开珠率重伤员撤离。留在白沙门的解放军第二天又血战了一整天,直到4月2日深夜,敌人在付出近千人伤亡的代价以后攻上白沙门。弹尽粮绝并且大多身负重伤的解放军战士,在秦道生率领下,毁掉所有武器,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大事记
准备迎接大军
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解放海南的命令后,使琼崖全体军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全琼党政军民总动员,全力以赴,积极做好迎接野战军渡海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
筹粮筹款,是各项准备工作中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为了保证筹集足够的粮款,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发行了40万元的解放公债;并在各级支前委员会的具体组织领导下,在全岛开展了筹集钱粮的“一元钱、一斗米”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1月至2月份的60天里,全岛各族人民超额完成了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发行的40万元公债的任务,筹集了5万多石粮食,并组织起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
为随时了解掌握敌军的动向,及时有力地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琼崖区党委还指示府海特区委有计划地开展敌后情报工作。府海特区委争取了国民党一批重要官员,并通过这些人得到了不少重要的军事、政治情报。府海特区委还了解、收集海口地区敌军布防、军事设施等情报,绘制了海口、秀英沿海的地形图,及时报告了渡海作战部队。
岛上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阻止琼纵向云集雷州半岛的解放军送船只和向导,便派出大批部队分头进占各港口,控制沿海村庄,封港扣船,不准任何船只出海。但西区、北区沿海的各级支前委员会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协助下,还是千方百计地征集了170多艘木帆船,动员了400多名船工,分批驶到雷州半岛,协助解放军渡海作战。区党委派出了30多名党政军干部,分批潜渡到雷州半岛,向解放军及时报告琼崖敌军设防的变化和沿海各港口、海岸线的水文、气象资料等情报。
琼崖党政军民,为迎接、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竭尽全力做了充分的准备。(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亮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