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将解决31.9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74.76万亩
11月25日,红岭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封堵闸门缓缓放下,成功下闸蓄水。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本报营根11月25日电 (记者林容宇 刘袭 特约记者黎大辉 通讯员梁亚吉)今天上午9时10分,红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负责人宣布:“下闸蓄水!”在一阵鞭炮声中,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主坝底部100平方米大的导流洞洞口上方,两台卷扬机把重60吨的钢铁大闸门缓缓放下,大约15分钟后,导流洞被封堵。工程执行概算总投资26.72亿元的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成功下闸蓄水。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主坝矗立在两座山峰之间。记者从坝顶往下看,仅半小时,河水就上涨了1米左右,2小时后,原来二三十米宽的河流变成五六十米宽。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半年内,水库的水能达到155米高程,河水将上涨70多米高,蓄水最高可达168米高程,我们将看到26平方公里宽阔的水面,水库蓄水可达6.6亿立方米。”
据悉,100平方米大的导流洞洞口将永久封闭,施工方将从大坝后面的导流洞洞口浇筑水泥混凝土封死。
记者看到主坝和820米长的副坝基本建成,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库区155米高程以下移民搬迁也全部完成,一旦蓄水到指定高程,首台机组就可投产发电。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万泉河上游支流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红岭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库区淹没土地面积为4.3万亩,控制流域面积745平方公里,总库容6.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6.24万千瓦。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电集团和省政府合作的首个重要民生工程,社会效益显著。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调蓄大边河径流和控制上游洪水,为文昌市、定安县、屯昌县、琼海市部分城镇工业、生活用水和农村饮水,以及位于文昌的中国第四大航天发射场提供水源保障,将解决区内31.9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74.76万亩,可将琼海市防洪标准由现在的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
国电红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机组并网调试工作,尽快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发挥工程效益和作用,早日造福海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