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增74万亩灌溉面积

26.11.2014  15:25
\ - 蓝网
\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将解决31.9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74.76万亩

  工程时间表

  海南日报营根11月25日电(记者林容宇 刘袭 特约记者 黎大辉 通讯员梁亚吉)今天上午9时10分,红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负责人宣布:“下闸蓄水!”在一阵鞭炮声中,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主坝底部100平方米大的导流洞洞口上方,两台卷扬机把重60吨的钢铁大闸门缓缓放下,大约15分钟后,导流洞被封堵。工程执行概算总投资26.72亿元的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成功下闸蓄水。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主坝矗立在两座山峰之间。记者从坝顶往下看,仅半小时,河水就上涨了1米左右,2小时后,原来二三十米宽的河流变成五六十米宽。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半年内,水库的水能达到155米高程,河水将上涨70多米高,蓄水最高可达168米高程,我们将看到26平方公里宽阔的水面,水库蓄水可达6.6亿立方米。”

  据悉,100平方米大的导流洞洞口将永久封闭,施工方将从大坝后面的导流洞洞口浇筑水泥混凝土封死。

  记者看到主坝和820米长的副坝基本建成,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库区155米高程以下移民搬迁也全部完成,一旦蓄水到指定高程,首台机组就可投产发电。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万泉河上游支流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红岭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库区淹没土地面积为4.3万亩,控制流域面积745平方公里,总库容6.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6.24万千瓦。

  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是国电集团和省政府合作的首个重要民生工程,社会效益显著。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调蓄大边河径流和控制上游洪水,为文昌市、定安县、屯昌县、琼海市部分城镇工业、生活用水和农村饮水,以及位于文昌的中国第四大航天发射场提供水源保障,将解决区内31.9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74.76万亩,可将琼海市防洪标准由现在的2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

  国电红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机组并网调试工作,尽快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发挥工程效益和作用,早日造福海南人民。

   探访红岭水利枢纽移民新生活——

   住新居走新路安居之后图乐业

  -本报记者 林容宇 特约记者 黎大辉

  11月25日上午,23岁的红岭水利枢纽移民曾秋燕坐在自家的客厅内一边看电视,一边照看家中开的小卖部。“我家现在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是瓦房,现在是两层的楼房。”曾秋燕说。

  曾秋燕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上水村人,她家就是上水村三排崭新的小楼房中的一栋。由于靠近村道,她便在家中开起了小卖部,“小卖部一个月的收入能够支付家中日常开支”。红岭水利枢纽移民改变了她家所在的村庄,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坐落在万泉河边上的上水村,深处大山沟,交通极其不方便,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曾庆忠搬迁前家有3亩地,以种水稻和蔬菜为生,全家人均年收入近1500元。“除了顾几张嘴外,一年忙到头,没什么余钱,遇到水灾大旱或生病住院,还得到处借钱。”曾庆忠回忆说,这是上水村村民以前的典型生活。

  这样的生活在2011年被打破,因红岭水库蓄水,曾庆忠一家和村里人搬迁,最直观的变化是村里的交通方便了,水泥路面延伸到各家各户。

  如今,琼中县三个镇已经有1012位移民住进红岭公司为他们建筑的新居,295户人家脱离了环境脏、乱、差的土房土路,住上了宽敞舒适的砖房,红岭公司还将修建新路新居,迎接更多移民人口。

  曾秋燕拿出在搬迁仪式上红岭公司给乡亲们购置的电饭煲、热水器等家用物品,喜笑颜开,对他们而言,土地和青苗有了补偿,将来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不再发愁,有了新房新路,他们离开了旧家园移民,走上了一条安稳致富的幸福之路。

  据了解,琼中县安置任务为9个移民安置点,294户1298人,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安置点的建设工作,累计搬迁人口1012人,占总数的78%。国营乌石农场安置任务为8个移民安置点,251户842人,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安置点的建设工作,累计安置职工101人,占总数的12%。(本报营根1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