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林昌村2千亩水田抛荒 粮食安全敲警钟

24.11.2014  12:59

   现象篇

   农田抛荒调查

   村里水田近半没耕种 灌溉水渠长满草

  今年8月,海南省发布《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通知》。决心已显。然而,不久前媒体相继曝出,万宁市万城镇大奶洋多个村委会的几千亩农田因没水灌溉,面临抛荒;五指山市番茅村的灌溉水渠出现问题,影响下游约2000亩农田的灌溉。

  连日来,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海口、文昌、定安等地,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抛荒现象。农业专家表示,农田抛荒给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加剧了“空心村”的出现。

   4000多亩水田一半抛荒 种水稻收益低没积极性

  10月23日,海口灵山镇林昌村委会,66岁的黄月凤老人站在一块农田前,看着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曳。“周围的人都不种田了,老鼠都跑来吃我的稻谷了。

  黄月凤的稻田被一大片荒草包围,附近水沟也已被杂草覆盖。

  “所有人都种田才能种好,现在只有我种,水沟都没人修了。”黄月凤说,她怀念过去大家一起种田的日子,水渠分成若干段,每家每户负责维修路过自家田地的水渠。

  在村子里,像黄月凤老人这样还想着修水渠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个拥有3000多人的村子,年轻人多数已外出打工,剩下的老人,也选择种足够吃的粮食,放弃部分的农田。

  “村子水田有4000多亩,坡地有6000多亩,水田还在种的大概有2000多亩,大概有一半没在种了。”林昌村委会委员颜启光说,“再过几年估计都不种了。

  “荒地太多了。”该村负责农业的村委会副主任冯育本也说,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村里确实有很多农田抛荒,可能有一半之多,“种水稻亏本,大家都不想种。

  南岳村小组的一处路边,颜启光指着左边一大块荒地说,这有200多亩的农田,多数抛荒了,村小组看荒着也浪费,就把其中一块出租给别人做足球场,后来足球也没人来踢了,就一直荒着。约有5套球门还架在田里,草已茂密,一群黄牛正悠闲地啃着青草。

  颜启光又指了指道路另一边说,这边也有50多亩的农田,也多数抛荒了,“以前我们还在这里的水沟里抓鱼,现在,水沟都荒废了。”望着高高的杂草,颜启光感到惋惜。

  灵山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他知道林昌村和附近的大昌村等村子丢荒农田较多,但丢荒面积多少,镇政府方面没有具体统计数据。

  颜启光认为,抛荒的部分原因是没有水。虽然南渡江的水量是足够的,支渠也有水来,支渠两边的农田也大多在种,但那些“次要的”、原本应该由农户自己修的毛渠,很多都已经荒废了,“一些人想种,但另一些人不想种,不修水渠就荒了,导致恶性循环。

  颜启光自己有14亩地,现在种的不到一半。“再过两年,等我老了也就不种了。”颜启光说。面对记者连续追问“是否希望政府修整那些荒地处的沟渠”,颜启光表示无所谓,因为大家都不想种田了。“现在这里每亩地的稻谷产量才五六百斤,但种子、肥料、收割等方面的开支,每亩就要600元左右,成本太高,有水也不想种了。

  冯育本也说,种稻谷的话农民都没有积极性,要种的话希望是种蔬菜。

   平时丢荒约50亩 两个台风导致多丢荒200亩

  要是在十年前,海口的农民会对抛荒的农田感到惊讶,现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效益的推拉力影响着农民的选择,而城镇化的步伐,加剧了抛荒的趋势。

  灵山镇东头村委会,走在村庄旁的道路上,一片片曾经的稻田,野草正在疯长。远远望去,偶尔也能看见一点点金黄色,那是夹杂在抛荒田块中的稻田,如今已经金灿灿。

  东头村委会靠近南渡江,5600多人口的村庄,却只有1000多亩的耕地。人多地少,平均每人不到几分地,可今年却有大面积抛荒。

  “这个也正常。”东头村委会资料员吴坤儒感叹,“你看,现在村里牛都不干工了,养了都送到餐桌上吃了。现在哪还有几个人愿意种地啊。

  相应的是,村里的耕地还在逐步减少。近几年来,随着海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位于南渡江边的东头村委会同样未能避免被征地。目前整个村的征地已经达到500亩。这500亩土地,大部分位于以前的农田上。就在村委会不远处,一块大约100亩的土地,早在2012年便被海口某单位征用,但直到现在依然未见有工程启动。

  一位张姓村民看着一直未施工,便在靠近房子旁边的两块大田上种上了稻谷。他指着自家的稻谷说:“再过几天,不下雨了,我的稻子就可以收割了。

  “这就像是抢种的一样。不过,还好他们没来。”张大哥说,“不知道哪天那些人就来施工了。反正地已经被征了,要是来施工,我就白种了。

  张大哥的担心也是很多村民的担心,有的村民干脆就放弃不种了。这是一种无奈。

  不过,除去这一部分被征用的土地外,依然还有一片片抛荒的土地。

  吴坤儒说:“那剩下的一部分土地抛荒是因为今年的两个台风。台风来的时候,村里人正在弄秧苗,台风来了,秧苗全死了。后来干脆就放弃不种了。等到明年再种。

  对村里人来说,一季粮食不种并不会影响到口粮。“家家户户都还是有存粮的,没关系。”吴坤儒觉得,放弃这一季水稻的影响微乎其微。

  据吴坤儒估计,现在整个东头村委会(含被征土地)抛荒的土地接近700亩。如果不算被征的土地,抛荒大概有两三百亩,接近全村土地的一半。吴坤儒补充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年月,不含被征土地,抛荒的土地也就50亩的样子。

   五分之一田地没人种 灌溉系统遭商业开发破坏

  灵山镇位于琼州大桥以东的新市村委会,也正在遭遇来自城市的“吞噬”。

  据了解,新市村委会原有耕地1060亩,如今随着各类项目建设征地,目前剩下的土地仅500亩左右。目前,那些被征用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一座座高楼。经过进入新市村委会的道路,可以看到一栋栋生长在稻田、野草里的高楼。

  “这些项目的建设也破坏了原有的水系。”新市村委会书记张诗群说,“由于施工建房,一些地块被回填的土方填高了,导致排水不畅,原来一些可以耕种的土地抛荒了。

  这个现象在新市村委会管辖下的柯宅村、吴宅村表现尤其明显。这两个村相邻,由于项目建设征地,两个村大量土地被征用,仅留下不到百亩的土地可耕种。随着项目建设的施工,原有的水利、灌溉系统被破坏。

  “好好的田洋进不去水,也就无法种了。”张诗群记得,年初的时候,村民觉得抛荒可惜,就找到村委会。“没办法,我只好调来挖土机挖开沟渠,放水进去让大家耕种。

  这并非可靠的办法。如今,这个问题成了“遗留问题”,每次有机会,张诗群都会将这个问题反映上去,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解决。

  此外,违规建房也导致抛荒。张诗群说:“由于农村宅基地没有严格的规定,很多村民都是胡乱建房。于是,在村子的周围,很多的地就被抛荒了,然后一些村民就用来建房。

  据估计,目前整个新市村委会剩下的500亩土地中,有近100亩土地处于抛荒状态。

  灵山镇政府也知道这方面的情况。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新市的商业开发对水利设施造成了破坏,处于沟渠上游的项目开发之后,破坏了水利。但难题是,如果水渠改道不用征地的话开发商可以做,但如果要征地才能完成改道,难度就大了。

  镇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像灵山镇林昌村、大昌村等,确实存在大片丢荒的现象,但具体丢荒多少镇政府没有统计。其表示,这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农田抛荒是存在的,政府必须面对。”该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沟渠问题,该负责人表示,镇里只管支渠,最多管斗渠,毛渠都是村民自己负责的,如果10个村民中有8个人不种了,另外两个人也会因水渠问题种不了。(杨金运 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