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气候风险 维护气候安全

01.12.2015  15:53
摘 要:

 11月20日,《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这份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牵头,会同16个部门共同完成的报告,全面、系统汇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关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成果,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报告编写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表示,与前两次相比,此次报告增加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等内容,评估结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可供国家和地方各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部门决策参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学者开展科研参考使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将举办主题边会,深度解读报告结论相关的科学证据以及结论的用途等。

  我国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平均 未来气候系统增暖趋势将加剧

  据报告编写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介绍,1909年至2011年我国陆地表面平均增温在0.9℃至1.5℃之间,高于全球平均值。我国沿海海平面1980年至2012年期间上升速率为每年2.9毫米,高于全球平均速率。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冰川面积退缩约10.1%,冻土面积减少约18.6%。未来,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到本世纪末,可能增温1.3℃至5.0℃。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至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至15%,华南降水变化不显著。高温热浪和极端干旱事件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很多气候指标的变化特征符合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的相关认识,即最近几十年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巢清尘指出,中国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的原因在于,全球地表温度是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平均结果,中国是陆地平均温度,而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此外,全球增暖最为剧烈地区之一的西伯利亚,其增温剧烈导致中国区域寒潮和冷空气活动减弱;印度洋持续增暖则是另一个影响中国区域增暖的直接背景,它导致副热带高压增强和西进,加剧了中国区域热浪的发生。

  报告指出,根据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气候变化预估试验,考虑未来4种可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无论在何种情景下,中国区域的增温幅度都将比全球平均的增温幅度大。随着全球继续增暖,CMIP5模式预估的全球降水在21世纪也逐渐增加,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至5%,但各区域差异不同;到21世纪末,我国海平面将比20世纪高0.4米至0.6米。另外,所有模式预估的未来中国区域的极端降水事件都为增加趋势。

  在未来全球增暖背景下,高温热浪明显增加,极端干旱事件也将增加。报告认为,21世纪总体上东亚冬季风减弱,中国寒潮天气趋于减弱,北方极端降雪事件增多,南方极端降雪事件减少,而夏季东亚与周边海洋热力差异和夏季风降水呈加强趋势,中国干旱发生频次减少,但极端干旱事件增加,高温热浪天数显著增加。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相对于1975年至1993年)

  气候变化对我国影响利弊共存 总体上弊大于利

  报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总体判断为弊大于利。特别是未来时段的预估显示,进一步的增暖将对我国主要领域和重要区域造成负面影响。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最高。“气候变暖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利于种植制度调整,中晚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更明显和突出,部分作物单产和品质降低、耕地质量下降、肥料和用水成本增加、农业灾害加重。这都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巢清尘表示,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随着气候变暖,其病虫害都呈加重态势。

  相关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8年的气候变化引起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单产分别降低1.27%、1.73%、0.41%;水稻单产增加0.56%,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作物是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玉米和小麦。与气候基准时期1961年至1990年相比,如果不考虑二氧化碳的肥效作用,小麦、玉米和水稻单产降低了10%左右。

  巢清尘表示,气候变暖将造成中国粮食自给率95%的目标下降0.4%,但如果考虑到农业技术进步的适应能力,则中国粮食自给率可达99.2%,基本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成本会大幅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增大。考虑到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预计到2050年,中国粮食安全指数随着人口数量等变化将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在过去100多年里,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主要江河的实测径流量总体呈减少态势,气候变化加速水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暴雨、强风暴潮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也有所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极端气候条件的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及洪涝灾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将导致需水量进一步增加,中国水资源供给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另外,虽然生态系统总体受益于气候变化,如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湿地面积在过去十几年间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的生态系统以不利影响为主,但气温升高3℃以内不会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报告认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包括战略研究和适应技术。但与整个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相比,尚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实施的适应工作力度还不足以避免气候变化产生的负面结果。

  

  各重点领域对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45%目标的贡献。

  积极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发展是我国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长,但单位GDP(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1990年至2010年,中国GDP增长了5.6倍,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约增长了2.1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53%。

  巢清尘认为,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技术进步对我国节能减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中国确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和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自主行动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1%,“十二五”前三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的目标应该可以达到,但实现下降45%的目标还需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业技术升级和能效提高、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优化能源结构等多方面共同发力。

  报告提出,虽然尚目前处在发展阶段,并且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契合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为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和发展带来机遇。报告认为,全球正经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节能减排的动力并不是源自国际气候谈判的压力,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