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到 四大人群不宜多吃粽子
又到周末了,各位小伙伴们都少不了逛逛超市,买点吃的来“进补”自己的胃口,尤其现在临近端午,商店里各式各样的粽子陆续上街,想必小伙伴们都忍不住想买上一些,给自己过一个美味的端午节吧?
其实,粽子是我们端午节传统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它除了是食品更是一种文化。2012年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美食之一,让人更是垂涎三尺。作为一种节日食品,粽子的种类繁多,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新派的有水果粽、果仁粽等等,味道多样,适合每个人的不同口味,让人欲罢不能。那么,粽子应该怎么吃才比较健康呢?
吃粽子记得注意营养搭配
注重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黏性高不宜消化,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咸蛋黄也可以改为鹌鹑蛋,也是很好的选择。
读懂营养标签: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正确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因此,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再来一杯茶水也能很好地消食。
四大人群不适合吃粽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4种人是不适宜吃粽子的。
第一种: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第二种: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第三种: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第四种: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祝各位朋友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