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战士—王召书

26.04.2015  23:58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如果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渡海登陆作战总攻中,用“木船打败敌人的军舰”,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的奇迹。那么,琼崖人民革命武装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则是世界革命斗争史上的奇迹。也正因为当年琼崖纵队的密切配合,才加速了海南解放的进程。先辈们用一次次艰苦的战斗、用一次次不怕牺牲的冲击、最终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琼崖纵队的老兵,当年的突击战士—王召书。

在五指山市毛阳镇牙力四队,记者见到了王召书。他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他是原琼崖纵队26团3营3连3排2班的班长。记者刚一到他的家里,他就迫不及待的给记者介绍起了他在30年前种下的两百多棵花梨木树。(画面过度)如今,这些花梨木树已经长大成材,王召书一家人也受益匪浅。

王召书感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琼崖纵队与战友们一起经历的战火硝烟,他心里就会激情澎湃。(转场)王召书1945年6月参加琼崖纵队,一开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后来,由于枪法准、每次突击,总是冲在最前头,于是,战友们送他一个称号,突击战士。

王召书说,那时,自己20岁,血气方刚、什么都不怕,每次需要突击,他就第一个报名。在他看来,突击队就要冲在最前面,打击敌人的气势,给战友们创造有利条件。经历了几年的战斗,王召书已经有了丰富的冲锋经验。不过,对于王召书来说,真正的考验,是在1949年的3月。

王召书所说的春攻行动,其实是琼崖纵队为了策应大军南下,开展的春季攻势。行动开始后,琼崖纵队副司令员吴克之任前敌总指挥,副司令员马白山任副总指挥,率领一、三、五3个总队6个团的参战部队从好保出发,挥师临高。

王召书清楚的记得,部队行军到临高和舍地区附近。地方干部送来情报,称国民党保三总队一个加强营夜宿和舍墟。于是,前线指挥部决定在海岸岭一带进行截击。

除此之外,国民党部队在人数上还占尽优势。但此时,战斗命令已经下达。王召书所在的3营也做好一切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虽然指挥部制定了有效作战方案,但没想,在战斗开始前,他们的行动被国民党军提前得知了。

当年的海岸岭,其实就是两个山头。但国民党的部队已经占据了这两个山头,王召书他们想要攻下这两个山头,可着实没那么容易。于是,指挥部决定,临时组建多组突击队,拔掉敌人的机关枪和大炮。自然,王召书首当其冲。

王召书回忆,当时和他们并肩作战的7团伤亡惨重,仅剩下17个人。而他们26团的战士也损伤过半。面对这种情况,王召书随即又组织了一波突击队。这一次,他们势必要将敌人的大炮点和机关枪前拿下。

为争夺一个有利至高点,战斗中,王召书带领的10人突击队,几次躲过敌人的炮弹,顺利接近了敌人的机关枪和大炮点。打中敌人后,立即用手榴弹破坏大炮。海岸岭的两个山头硝烟弥漫、双方从早上七点,一直打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

同时,临高县组织400多名民工奔赴火线,冒着枪林弹雨,给部队送水、送饭,救护伤员,使部队得到后勤保障。最终,这场战斗以琼崖纵队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斗共击毙、击伤、俘获敌军150余人,缴获机枪9挺,追击炮2门,六0炮10门,枪尾炮6门,各式长短枪142支和一批军物资,进一步充实了琼崖纵队的武器装备和补给。战斗胜利后,王召书又随26团继续在临高、儋州等地继续战斗,直至海南解放。1955年,王召书退伍后,进入当时的毛阳乡政府工作。同样,他把当年在突击队的精神同样带到了工作中。

王召书还带领当地群众,一起种植花梨木,和其它一些名贵树种,带动大家一起创业致富。王召书说,以前是战士,现在自己算是农民,但不管做什么,都要心系国家。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