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其启示
----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汪薇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研究报告
10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汪薇教授在我校图书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做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其启示”的专题讲座。教育学院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的部分师生聆听了讲座。
汪薇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使人们将发现问题转变成发现潜能。讲座中,汪薇教授提到,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更长寿,并且结合“修女日记”的研究加以论证,指出了积极向上的心态能给健康带来更多的好处,希望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拥有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汪薇教授又说到快乐的人更成功,积极的关注更快乐,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又通过美国科研人员做过的一个著名的伤痕实验来论证。讲座期间,她又提出了“常怀感恩,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的理论。她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发送感恩短信”的实践,现场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并分享了自己的内容,让我们深受触动。随后,汪薇教授强调,运动锻炼与冥想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快乐。她用科学的角度,阐述了运动使人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希望我们能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汪薇教授在现场带领大家一同冥想,感受了冥想带来的益处。汪薇教授还提到了“积极投入比达成目标的结果更快乐”等观点,让我们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汪薇教授向同学们分析了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情况,让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明确的目标。她还提供了许多指导建议,希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心理学真正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附:汪薇,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清华大学——伯克利理学高级研究中心)项目管理负责人,就职于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主要从事心理学课程研发、青少年心理咨询、积极心理学讲授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曾组织四川地震灾区教师心理危机干预及抗挫力培训,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及抗挫力培训。
(责任编辑:郭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