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礼宾司前代司长揭秘领导人出访安排及准备工作

25.08.2014  16:59

  原标题:出访安排要考虑不同国家频率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蒙古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足迹近到印度、巴基斯坦、韩国等亚洲邻国,远达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出访日程由谁安排?出访国家由谁敲定?出访有哪些规矩?前期如何筹备等问题都有何讲究?记者专访外交部礼宾司前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鲁培新,揭秘领导人出访的安排和前期准备工作。

  本版稿件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1领导人出访有几种方式?

  视重视程度选择国家独访

  鲁培新介绍,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出访大多是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属于国事访问。总理是政府首脑,出访是两国或多国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属于正式访问。国家主席访问规格相对较高,总理出访会更倾向于解决具体业务问题。

  鲁培新说,国家领导人出访,一般可分单独访问、集中访问和顺便到访。其中,邻国距离较近,往返方便,会选择单独出访一个国家,有时也会根据重视程度考虑单独出访,像蒙古、韩国都属于单独出访。

  再比如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拉美地区国家众多,且都在一个区域内,一般都会通盘考虑,有选择性地一起访问。

  “此外,为了节省时间,在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外也会顺访周边国家,前提是根据两国关系情况而定,这是一种新的访问形式。”鲁培新说。

  “我们国家有规定,日期不能太长,由于领导人事务繁重,访问期间要签署哪些协议,这些都需要事先谈妥做好准备,领导人出访时直接签署重要文件和协议。”鲁培新说。

  2出访国家选择如何安排?

  访问不同国家要考虑频率

  鲁培新介绍,每年年底外交部都要针对第二年国家领导人出访的计划安排进行研究,根据国际地区形势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发展情况,外交部各个地区司先提出具体建议和想法。

  “拟访问哪几个国家。这当中要考虑访问不同国家的频率,两国关系如何,两国间有哪些重大事情需要领导人会晤,从整个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来看需要去哪里出访,此外还要考虑有哪些主席或者总理必须参加的国际会议。”鲁培新说。

  随后,外交部给中央提交一个关于明年国家领导人出访安排的报告,包括主席和总理的出访,再结合明年有哪些国家会议进行通盘考虑,形成一个基本轮廓。经中央批准,根据访问需要开始逐步落实出访具体行程。

  鲁培新介绍,访问国家确认后,来访国家提出访问要求,东道国结合双边关系情况给予答复并安排时间,这个由地区司和礼宾司一起协商解决,统一由礼宾司平衡,并和出访国家进行商讨,提出具体日期。如果这个时间双方都无重大安排,就可以最终确认。

  3途中路过他国有何讲究?

  坐一坐聊一下或发个电报

  去年5月31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国家,路途遥远,中间飞机需要加油。“可能在某一个国家的岛上加油,休息两三个小时,继续飞走”,鲁培新介绍,这属于过境,一般所在岛国的州长会前来机场迎接,双方坐一坐,聊一下,有时也会多停留一些时间,根据访问国家的需要而定。

  以前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专机经过第三国上空时,会向其领导人发致敬电,“完全一种礼节性的,表示一种敬意”。

  此外,有领导人出访,专机若往西边飞,飞过喀喇昆仑山口时,会给地面发慰问电,告知正在去往哪里的途中,并向驻守边防的战士表示慰问。专机一路飞行,经过多国领空,这就需要提前照会这些国家,从而让领导人出访时一路绿灯。

  4“打前站”都需要干什么?

  礼宾安全新闻三方面工作

  访问日期确定以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和新闻司司长、公安部处长组成先遣组,由礼宾司作为先遣组组长,提前到这些国家“打前站”,主要任务是安排所有出访行程的细节,包括到达时间、欢迎仪式、会谈、欢迎宴会、乘车、住房、安全、新闻报道等。

  先遣组到达领导人出访国家后就礼宾、安全、新闻三方面进行分组会谈,再进行总体统筹基本敲定访问日程。

  “有的日程,可以在当时就确定,有的还需要发电报请示国内进行相关方面研究。”鲁培新说。

  鲁培新表示,在以往率队“打前站”时,每谈妥一个国家的访问日程和项目,鲁培新和同事就从当地使馆发回电报,请领导人定夺访问安排。如果有领导人认为不合适的访问内容,那么“前方”便可以立即取消。

  鲁培新称,代表团名单如能早定下来,先遣组就去打前站,如未能确定就先报一个大概人数,先遣组一般在访问日程往前推3-5天回到国内,把日程各个方面梳理清楚,就可以准备出发,出发前还会再进行一次“全团会”。

  “每一位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打前站’的内容。”鲁培新介绍说,他在与某一任礼宾司司长交流时获悉,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出访前一天,还曾经给该司长的家里打电话,详细询问出访后参观的内容。

  5有哪些人可以随团出访?

  主席出访副部级以上陪同

  鲁培新介绍,主席、总理出访时,身边有陪同人员和随行工作人员,陪同人员都是副部级以上的官员,也就是出访名单上的人。主席国事访问主要陪同人员一般有主席夫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负责外交工作的国务委员。

  其他陪同人员中,外交部一般正副部长都会出马。当前,经贸合作是一个重要议题,因此名单中往往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一把手”,另外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正副部长都可能随访。

  随行人员一般指司局级以下的工作人员,外交部地区司、礼宾司、新闻司的工作人员是不可少的。遇到礼宾方面问题由礼宾司负责,政治会谈由地区司负责,“此次访问蒙古国就是亚洲司司长负责”。

  鲁培新解释,访问回国后,礼宾司任务即告结束,后续工作中涉及经贸的由随团商务部、发改委负责人来落实,文化方面由随团文化部负责人完成。但是“任何一个部门若跟访问国家发生业务关系往来,都要由外交部地区司通气,外交部需要全面掌握情况”。

  此外还有领导人的生活秘书、警卫人员,以及媒体记者等其他随行人员。

  6访问中参观活动如何定?

  无用地点不去视国情安排

  鲁培新介绍,除会谈、经贸活动等外,在原计划的基础上中方会提出具体参观地点,这个日程具体细节再由中国驻当地使馆和对方外交部礼宾司进行商谈,最后确定双方认可的详细日程。

  “国家领导人出访对参观地点要求很高,并不是随便看看那么简单。”鲁培新说,礼宾工作不仅需要做好礼仪安排,还要结合国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参观访问地点。

  “很多次,国家领导人把礼宾司的同志叫到家里,亲自询问访问地点的安排。”鲁培新说,礼宾司打前站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根据访问国家的情况,提出参观地点。有些需要对访问地方实地勘察。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也曾专门跟礼宾司司长谈过,礼宾工作不能光懂礼宾,还要懂中国国情。他曾说,我们不是去游山玩水的,而是去工作的。一个项目是否适合参观,有没有必要参观,要懂中国国情。”鲁培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