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消费挥霍无度 警方查出“大鱼”

26.06.2015  23:14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欢迎收看政法报道《破案》。今天,是第28个国际禁毒日。据统计,今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毒品犯罪案件的件数、人数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司法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力度的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当前毒品犯罪增多的趋势和严峻形势。而究其原因,高额利润,是犯罪分子不惜以身试法的一大因素,可最终的结果,无一不是走上末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毒贩“阿猛”的毁灭故事。

酒店大厅内,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轻人被制服在地,他就是毒贩“阿猛”。很快,“阿猛”停在酒店外的车辆也一并被扣押。在车辆后备箱内,警方发现了五个塑料泡沫箱。

经过清点,车辆上装载着满满五箱的白色晶体全部为冰毒,总重量多达七十公斤!这个数字,为海口警方近年以来,单次查获冰毒总量最大的一宗。为了破获这起案件,海口警方进行了数月的艰辛准备。

黑夜,酒吧内格外喧嚣,年轻的人们跟着节奏,端起酒杯,肆意的舞动呐喊,享受着这格外惬意的夜生活。而这样日复一日的纸醉金迷,吸引了那些在暗处敏锐的目光。

2015年3月初,一名年轻人进入了警方的视线。起初,这名年轻人并没有引起警方太多注意,因为他看起来平淡无奇,就连模样,也是一张“大众脸”。可渐渐的,他不定的踪迹也让警方开始琢磨起来。

这些异常举动,让细心的办案人员高度警觉,很快,一份对年轻人的调查报告出炉:男子绰号“阿猛”,30岁左右,广东省徐闻人,无业,家中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好。所以,“阿猛”如此挥霍,肯定不是家中经济实力的支持,那么,“阿猛”夜夜笙歌、挥霍无度的钱财从哪里来呢?

一宗30公斤的毒品交易,在海口十分少见。警方很吃惊。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接到过有关大宗毒品交易的线报,也从未听说过“阿猛”这个毒贩的名字。难道“阿猛”和他毒品是凭空蹦出来的么?

在对“阿猛”的案件立案后,海口警方投入了更多警力,加大侦查力度,为了查清毒品的来源,办案人员在各个交通要道、口岸设卡,逐一进行排查,不放过一丝线索。但一段时间过去,大家并未取得任何收获。

而另一方面,对于“阿猛”的摸排调查一刻也没有停止,可没想到,这个调查过程,堪比上演了一部警方和毒枭斗智斗勇的大片啊!

跟踪“阿猛”的难度显然超过了警方的预期,“阿猛”狡猾又多疑,常常在开车时,会来个急刹车,然后拐入到路边僻静的地方,观察周围车辆的情况。此外,“阿猛”也会挑选车辆较少的夜间或凌晨时分活动,这给警方的跟踪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不过,在办案人员的努力下,线索逐层被挖了出来。

继“阿猛”之后,一位绰号叫“阿三”的男子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阿三”就是“阿猛”在海口出货的“接头人”,也就是下家。可是,他们之间到底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交易,办案人员能否得到进一步的线索呢?

空旷的场所让办案人员很难进行近距离的跟踪。一旦在抓捕行动中,出现了没有搜缴到毒品的情况,犯罪分子就有可能狡辩,拒不承认犯罪事实。思量再三,办案人员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从外围大量的搜集情报。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人员发现,“阿猛”除了到各种场所消费外,海边,也是他最常去的地方。那么,在海边,是否藏着“阿猛”的秘密呢? 

阿猛”一次次的贩毒成功,让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仅在五月份,他就先后六次贩毒,每次都多达十几公斤。随着时机的成熟,警方决定:收网!

在确定情报可靠性后,海口警方出动了大量的警力,在“阿猛”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布控,准备对他连人带货进行缉拿。但是,这艘行迹诡异的渔船,却让警方有些措手不及。

5月30日早上七点钟,警方在接到这一信息后马上出动,在南港附近等待抓捕时机,但几个小时过去了,渔船依然停在海边,阿猛也没有出现。

守在“阿猛”家门口的民警向前方通报,在渔船到岸后,“阿猛”一直没有走出小区。虽然对情报保密工作很有自信,但这也难免让民警们的心里犯起了嘀咕。突然,到了上午十点,渔船加速,向前开去。

时不待人,在南港等待的民警马上驱车,前往临高县新盈港。果然,“阿猛”出现在了新盈港。

犯罪分子在瞬间逃窜,甚至,几次在从新盈港驶出的路上停车,观察情况。不过,前方的民警也早就布置好了跟踪线路,等待“阿猛”等人掉入这张抓捕的大网。

阿猛”一行人以极快的车速向海口开去,到达市区之后,直接前往了海秀东路的奥斯罗克酒店,而就在“阿猛”在酒店前台订房间时,几路民警一起出动,将“阿猛”和其在车上的三名同伙抓获。

连续三个月的奋战有了结果,警方从“阿猛”的车辆上当场查获冰毒七十公斤,这也让所有在场的民警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除了“阿猛”外,警方还抓获了“阿猛”的三名马仔,陈某、黄某、杨某,6月3日下午,“阿猛”在海口的下线“阿三”也被警方抓获。目前,他们的审讯工作还在进行中。此外,对于“阿猛”在广东的上线,以及在海口的其他下线,目前,警方也在秘密的侦查中。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