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先看病后付费 欠费担忧让三级医院却步
6月12日0时左右,一辆从海口府城区疾驰而来的救护车,停在了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大门前。经过抢救,医生终于把患者张横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6多万元的治疗费用,张横和他的妻子一分钱还没交。
此前,随张横前来的妻子出门匆忙,只带了2000元钱,听说花费不菲,她一时慌了手脚,但医院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先看病后付费”。
就在两天前的6月10日,海口市决定在市属5家公立医院正式全面启动“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是5家之一。
先交钱后看病,是长久以来的医疗模式。此前,不少“等钱救命”的案例曾广受争议。目前,各地试水“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频现,因此,海口此举也广受期待。记者走访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已逾10日的海口医院发现,一方面是患者对“以后有个急病可以不用筹够钱再住院了”的欢迎,另一方面,三级医院却因为欠费担忧望而却步,未试水该模式。
医院垫付医药费
和张横一样,受惠于此办法的患者不在少数,而他们也对此纷纷点赞。
其实,早在2013年10月30日,海口市就在3家公立医院启动“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6月10日,数字扩大到5家,它们是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中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
据了解,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后,符合条件住院的患者只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或户口本)、医保证原件,与医院签订协议书即可住院治疗,无需交纳任何住院押金。
然而,“先看病后付费”并非无条件。据悉,目前,在海口实施的“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只针对持有海口本市户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居民医保居民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各种打架斗殴、交通事故、酗酒以及未参保、参合的自费患者暂不能享受这一诊疗模式。
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服务中心主任唐学斌告诉记者,此举是为控制风险,因为“先看病后付费”是医院为患者垫付了医药费。
欠费不会是滚雪球?
事实上,医院垫付资金会不会给医院带来运营压力,是该模式试行以来业内普通担忧的问题。为此,海口市对实行该模式的医疗机构按医院上年度医保收入总额的15%预付周转金。并实行年终结算,医保经办机构于每年度3月底前将周转金预付到位。
其次,对实行预付制的医疗机构每月预拨预付款额度为年初定额的90%,剩余10%待年终考核后根据考核等次返还。并要求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费用结算,以缩短医疗费用结算时间,减轻医院的现金流动压力。
除此,还设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社保和新农合的患者分别为8000元和5000元。也就是说,患者自入院起,自费比例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院方不会催缴欠款。但一旦达到这个额度,医院将告诉患者,需要补齐自费欠费。同时,报销比例高达为80%和75%的社保和新农合也提供风险保障。
尽管如此,随着病人的日益增多,医院依然感觉压力不小。来自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相关数据显示,该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模式7个月以来,在该院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的患者达2980人次,医院共垫付资金1300万元。其中,共有20多人次欠费;欠费总金额达10万多元,人均欠费100元到5000元不等。而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家正在试行该模式的医院。
“一个医院被逃费10万多,与年经营额达到过亿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10个医院、20个医院呢?时间一长,这些欠费会不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唐学斌说。
三级医院因欠费担忧却步
“先看病后付费”并非海口首创,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河北、河南、山东等多地先后推行了该制度试点,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进行了试点,绝大多数是市级以下及市级的基层医院,鲜见有三级医院推行。
“虽然该模式有诸多好处,但不代表就能简单复制。”海南省一家三级医院负责人表示,相对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面对的往往是重症患者,费用动辄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医院级别越高,医保报销比例却越低,医院需要垫付的金额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可能影响医院正常运转。
同时,就目前试点情况来看,欠费的现象虽未对正在实行的医院构成影响,但这一服务模式归根结底是一种对医疗收费流程再改造的模式。它将经营风险和消费风险从患者身上转移到了医院内部,患者的欠费最终还是要由医院来承担。随着推广时间的推移、推广人群的扩大,欠费情况可能愈演愈烈,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压一段时间后,医院最终会难负重担,出现资金周转问题。
在唐学斌看来,“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模式能否真正惠及患者,达成共赢,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力度,居民的诚信度,医疗体系的信息化程度等等,而这些都将会成为其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海南热点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