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战马》乔伊如何在舞台上“活过来”
由木材、纱布、树脂等材料制成的木偶马,同时由三名演员操纵。在人偶同台的情况下,如何让观众相信舞台上的马是有生命的呢?
一个关于友谊、勇敢、坚韧、信念的故事,一部讲述人马奇缘、闪耀人性光辉的温情之作。全球最负盛名的史诗级舞台巨作,触及心灵、无与伦比。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一场不容错过的感动。
舞台剧《战马》中文版海报
一个酒醉的农场主与自己的兄弟怄气,花39英镑“巨资”把它买回家,由他的儿子、16岁的艾伯特照顾。艾伯特悉心照顾乔伊,并逐渐与乔伊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当一战的战火燃起,乔伊却被农场主卖给了英国军队,成为长官的坐骑,艾伯特伤心欲绝。为了寻找乔伊,艾伯特离家参军。战场上德国军官为求保命,把乔伊留下,在后方拉车送伤员,而乔伊因被艾伯特训练过拉车,所以捡回一命,没有上到前线,并在残酷的环境中坚韧的活了下来。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艾伯特终于在最后一刻与乔伊重逢,并在战争胜利后一同回到了家乡。
艾伯特教会了烈马“乔伊”拉车耕地
那么问题来了:由木材、纱布、树脂等材料制成的木偶马,同时由三名演员操纵。在人偶同台的情况下,如何让观众进入故事,并相信舞台上的马是有生命的呢?
艾伯特与乔伊在农场狂奔
首先,让一匹“马”的形象出现在话剧中
一匹“战马”如何走到舞台上
《战马》改编自英国儿童桂冠文学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少年艾伯特寻找爱马“乔伊”的故事,反映了人与马之间真挚的情感。作者莫波格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经历过一战的英国老兵,他曾向莫波格讲述了战争中他与马之间的故事。据莫波格统计,整个一战,共有1000多万匹马死于战场,这和死于战场的士兵人数相当。
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战马》
原版《战马》的导演汤姆-莫里斯最初就打算与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剧团的艺术家合作,将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1982年的儿童小说《战马》搬上舞台,用木偶来表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角色。当时,连英国国家剧院艺术总监尼克-海特纳都感到难以置信,他问汤姆导演:“你是说我们要在这个以文本表达为主的大剧院里做一个史诗巨作吗?主要的角色是木偶,并且还不说台词?”汤姆信心满满地回答:“就是这样”。
马偶“乔伊”
然后,要有一匹威武的“战马”
马偶“乔伊”的构成
马偶(乔伊)重约120磅(108斤),由14个人手工制成骨架由藤条构成;脊柱部分由铝做成,外围包裹皮革,使战马可以骑乘;马的皮肤由骨架下有弹性的、袜状针织物做成;一个操马师控制头部和耳朵,一个在心脏的部分,控制呼吸和前腿;第三个在后部控制尾巴和后退;操偶人和马偶会用背带联结,他或者她的动作会成为马的呼吸;马的嘴唇和眼皮不能移动,但尾巴和耳朵可以,因为这是马通常的表达方式。
三位演员合作让“乔伊”跑起来
自行车刹车线联结的两个杠杆控制皮质耳朵;马偶大约3米长、2米4高,由20个接口,垂直杠杆控制膝盖弯曲并抬起蹄子;脖子由碳纤维玻璃制成,以保持弹性;黑色的眼睛有一层清澈的树脂膜,光线可以折射出来;右后腿的杠杆控制尾巴上下摆动,左后腿的杠杆控制左右,同时操纵,尾巴可以旋转;马的鬃毛和尾巴由特卫强制成,一种塑料状的纸张。
马偶“托普桑”与马偶“乔伊”
最后,让战马“乔伊”在舞台上活过来。
《战马》马偶的幕后操作训练
乔伊的呼吸
让马偶可以呼吸是让马偶拥有生命力的关键,即便马在静态站立时,也可以看出轻微有韵律的呼吸。同时,贝塞尔-琼斯和亚德里恩-科勒还让操偶师懂得如何更自如的操作马偶,模拟马的细微动作,包括耳朵和尾巴的动作。
小“乔伊”与艾伯特初次接触
乔伊的动作
托比-塞奇威克则让操偶师的动作看上去更像一匹马,三人如何协调配合,注重细节,比如马在奔跑时马蹄落地的节奏。
三位操偶师默契配合操作“乔伊”
乔伊的叫声
国家剧院的声音指导训练操偶师的口技,模拟马的各种叫声。同时,因为操作马偶时,操偶师彼此不能看到脸,这些叫声也是彼此沟通的工具。
“乔伊”被困在铁丝网的情景
乔伊的情绪
在操偶师培训的小册子《像马一样思考》中,详细记录了马的身体部位、敏感部位,马的步态、呼吸、视觉、听觉和味觉等资料。操偶师学习马的行为动作。并通过动作、呼吸和声音的配合,来展现乔伊的情绪变化。
《战马》首演剧照
《战马》走上中国的舞台
原版《战马》由英国国家剧院制作,2007年在伦敦首演一炮而红。如今八年过去,该剧已转战伦敦西区驻场演出,还推出了德语与荷兰语版本。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正是在看过舞台剧后,将这个故事搬上了2011年的大银幕。
2013年8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在伦敦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协议,双方将在戏剧文化交流方面展开长期战略合作,将《战马》作为中英戏剧战略合作的首部作品。历时两年,《战马》中文版即将于这个九月与中国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