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沙百姓心里最惦记啥
40名三沙市人大代表在近日举行的三沙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再次相聚,肩担民意,积极履职。三沙市人大代表会议期间提交了13份建议,目光聚焦到中国这个最年轻城市日新月异的成长和变化之上,也竭尽思虑地找寻着发展良策。代表建议表达着百姓心声,让我们共同走近代表,聆听他们的建议呼声,了解三沙老百姓心里最惦记的事情。
关心基础设施
救援前移,保护南海作业渔民生产安全
三沙海域是重要的国际航道,海域海况复杂,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较大,近年来出现过多次商船和渔船遇险的险情,而在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西沙旅游的开放和三沙市的各项建设也主要依靠航运来实现,航运需要航行安全的全面保障。
人大代表、三沙海事局副局长欧阳雄就提出建议,三沙应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将应急救援指挥 力量 向前移,使三沙市能够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紧急救援,有效保障南海海域作业渔民和驻岛维权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生活,更好地彰显国家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欧阳雄说,三沙设市以来,在政权建设、民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建设救援基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沙对海上联合救援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海上应急救援积累了必要经验。三沙设市以来,举办了2次大型综合执法演练,在西沙、南沙海域组织海上救援活动20余次,成功救治多名国内外船伤员。
关注生态保护
以科学手段修复珊瑚岛礁缓解生态压力
三沙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90%以上的陆地均是珊瑚岛礁,健康的珊瑚岛礁是三沙市立足的基石。目前,三沙多个大型海岛工程项目的建设,客观上对周围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了影响,如不能及时恢复,这些人工岛礁在长期维持稳定的形态方面将存在困难。
三沙是渔民的家园,中科院南海研究所西沙深海研究站副站长陈偿代表积极建议,建设三沙市珊瑚岛礁修复与生物资源利用综合平台。引进先进海洋生态环保技术,开展岛礁保护和修复以及特色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技术示范,同时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科普教育。
陈偿说,建设岛礁修复和生物资源利用综合平台后,可以利用平台引进并开展三沙特色海洋生物资源繁育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免费培训,引导渔民逐步脱离原始的捕捞产业,开展特色生物繁育和养殖,不仅能够减少对珊瑚礁生态压力,还可以通过增殖放流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优良种质资源还可以卖给养殖企业,或在珊瑚礁潟湖区开展底播养殖,有效增加渔民经济收入。
关注交通航次
呼吁增加渔民专列航船解决“上下难”问题
今年1月份,“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投入使用,为三沙军民的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仍有不少渔民希望政府能够再增加运力,为解决渔民上下岛交通难问题再添一把力。
“目前渔民上下岛交通仍然有一些困难,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有时一班航船只有少数渔民能上船,甚至居委会干部换班时都没有船票。”人大代表、三沙市永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符载畴说,春节过后,海上风平浪静是捕捞业的最佳时候,但也是渔民上下岛非常难的时候,如果错过了渔业生产的最佳时间,渔民收入损失很大。
符载畴就是岛上地地道道的渔民,他说,是不是可以参照其他地方农民工专列的作法,增开一航船专门解决以渔民为主的上下岛问题。
三沙市永乐工委书记、永乐管委会主任蒋维权代表也表示,目前永乐群岛军民上下岛也有困难,只能乘坐过往岛屿的船只。他建议,三沙市利用“琼沙3号”交通补给船每月2次的机会,至少能有一次到永乐群岛进行物资补给,同时将母港设在琼海龙湾港。
关注海洋经济
在美济礁建设水产种苗南繁基地
“海南一直是我国水稻种苗的南繁基地,但本岛沿岸海域却没能成为全天候的水产种苗的南繁基地。”三沙市美济社区党支部书记林载亮代表是多年来一直在南沙海域发展养殖的渔民,他说,其实,南沙美济礁是十分具备暖水性名贵鱼类全年繁育种苗的条件的,也具有一系列作为水产种苗南繁基地的优异条件。
在分析美济礁养殖优势时,林载亮说,美济礁形成南沙一个最完整的潟湖,这里水温高、温差小,是天然条件下全年育苗的最根本条件;水质好、洁净度高,几乎未受到污染,亲鱼成活率高;天然饲料多,为种苗标粗提供优质饲料;亲鱼来源多,生长速度快。
“如果南沙美济礁水产种苗南繁基地成功建设,对南海诸岛礁养殖业和全国各沿海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可以改变现有渔业生产模式,使海水养殖业占主导,减轻沿海捕捞强度,使渔业资源得到保护,形成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林载亮说。
(海南日报海口3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