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基层干部群众热议十九大报告 启动蓝色引擎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
我省基层干部群众热议十九大报告,聚焦海洋强国
启动蓝色引擎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
本报海口10月24日讯 云飞浪卷、碧波万顷、雄伟辽阔、一望无际、美丽富饶,这说的是海洋——我们的“蓝色国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此,今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我省干部群众认为,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广阔的省份,海南在实施海洋强国梦、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理应抢抓机遇,勇扛担当,主动作为,争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
潜力海洋
“海南是海洋大省,管辖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海域资源丰富,为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条件和物质基础。”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李向民说。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深挖科技潜力,向科技要生产力是一个重要法宝。
“做好海洋文章是海南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张军表示,我省将在加强海洋科技研发及能力建设的同时,依托相关科研机构,着力在海洋信息、海洋生态、海洋渔业、深海科学等领域进行科研攻关等,以推进全省“智慧海洋”建设。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大力扶持推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海洋科研院所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好“百人专项”等工程,培养和引进海洋科技人才,用好“候鸟型”人才,同时完善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基层急需技能人才,以推动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
生态海洋
“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国,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基础。”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务员杨泽强对这一点感受很深。陵水对新村澙湖、黎安澙湖开展整治以后,两湖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环境变好,当地的渔业发展也跟着受益。
摩托艇带着水上助推器腾空飞跃,香蕉船在海面上飞快穿梭……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内,一项项海洋旅游娱乐项目尽显热力。“5年前,这片海域的水底景观大多为人工放置的水泥桩、废铁船;5年后的今天,这里海石开花、鱼群环绕、海草丰茂,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水下王国’,日均参加潜水项目的游客逾千人,亲水项目发展迅速!”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副总裁杨晓海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应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分先进的国家。”三亚珊瑚礁研究所所长吴川良说,研究所将立足三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珊瑚礁修复上发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珊瑚礁生态系统之美。
智慧海洋
说到海洋强国,有一个热词,那就是“智慧海洋”。
“智慧海洋与传统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有本质的区别。”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长李东屿说,智慧海洋可以遵循“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军民融合”的发展原则,实施“装备海洋、感知海洋、物联海洋“三步走战略,建立智慧海洋产业内生报酬递增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研究员杨天梁表示:“科技兴海,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目前,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已经着手开展海洋环境要素反演等多个面向海洋的研究项目。
(综合本报记者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