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于岁月的府海红色遗址:曾为军火转运站(图)
革命时期地下交通员吴法达。
秀英书场交通点遗址之一。
府城监狱遗址。
“如父亲在世,看到今日老百姓的乐业安居,革命的心愿俨然达成,定欣慰含笑于九泉。”吴法达的儿子吴坤民动情地说。
海口市秀英区书场村151号,一处看似普通的农家宅院,是我党早年革命时期地下交通军火运送站吴法达的家,其后人吴坤民每每提及父亲九死一生的革命往事,无不追思深深,眼泛泪光。而就在吴坤民家所在的书场村和村对面的海南省军供站,便是当年府海地区著名的地下交通点,其传送任务主要为情报、军火。
在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普查完成的全省501处革命遗址中,调查发现有大量生动而充满了曲折故事的红色遗址,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中有许许多多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
军火转运站“销声”于历史
绕过每日熙熙攘攘的海口市秀英区书场村的文化广场,询问一户户书场村人,上了年纪的几乎人人都知道这里有个“吴爹点”,尽管没有什么遗址的确切标注,但大家都晓得,这,指的就是本村人吴法达曾负责过的地下交通站。来到村巷151号吴法达的家中,堂屋里的一面老旧的红框镜子总是让到访者感到好奇。解放后,革命人士黄春、吴泉等人赠予吴法达的这面镜子,让后人吴坤民、吴坤辉至今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吴坤民说,“看到镜子,就能想起小时父亲给我们讲述的地下革命故事,那远远要比今天书籍中的寥寥文字精彩。”
吴法达是海口市秀英区书场村人,据家人讲述,年幼的时候,吴法达的父亲早早离世,母亲将吴法达和哥哥一手带大。到了13岁那年,吴法达开始四处打散工。1943年,他进入了由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办的海南制革厂(也叫月华鞋厂)做鞋子。年轻,肯干,吴法达因为鞋子的手工活儿做得好,很快,便成为厂里的“大师傅”,当时革命志士林克泽恰是这家工厂的地下组织负责人,于是,年轻的吴法达就直接由林克泽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父亲曾说,林克泽没有多久就接受党的安排调离了鞋厂,而调离的时候没有对他说出去向,另一位革命者杨启安接替了林克泽的工作。1939年日军侵占海口之后,四处捕杀中共地下党员,月华鞋厂地下党组织被迫解散,革命人员都隐藏了起来,因为父亲当初属于‘单线联系’的人员,没有被日军发现,但也就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吴坤民说。
吴法达返回了老家书场村,搭一个棚,做一些卖水补鞋做鞋的小生意,但是,一颗共产党员的热血雄心从此扎根,也决定了他日后的命运。
澄迈一个叫陈步程的青年沿路乞讨,在书场村受到了吴法达的接济,两个人成为了朋友。有一次,陈步程去西秀海滩海边散步,发现了一艘运盐船,他当即告诉了吴法达,吴法达当时心想,如果这船被日军发现查扣了,船上的人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于是,他赶快让陈步程去通知船主郑善琚,让他将船开到马村港,躲避开鬼子的盘查。郑善琚听了吴法达的建议,将事情妥善办完好,开船折回了秀英港,这时,郑善琚才从陈步程的口中得知,原来紧要关头告知消息的人是吴法达,很是感动,一定要见到他本人当面感谢。
很快,两位有革命热血的人相会,相谈甚欢,结为了异姓兄弟,后来,郑善琚的船被用来为党的地下组织运送军火,陈步程也在吴法达的引领下参加了共产党。
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室处长滕志雄告诉记者,解放战争时期,琼崖纵队武器弹药十分缺乏,府海地下党组织受琼崖区党委的指派,着手购买武器弹药以及各种军需品,从1948年起,海口区工委在海口地区设立了5个固定的军火收藏转运站和传送联络点,其中,由吴法达负责的书场村站外,还有曾秋桂、柯启存、吴翔龙、郑善琚等做联系工作,将军火直接运往丰盈、马村、羊山以及北海等地的主要转运站,大批的军火也通过书场转运站运往琼崖纵队部队手中。其实今天人们看到的秀英港码头等地也曾经是有名的地下交通点,只不过因岁月久远,革命过往已被如今的繁忙运输所取代,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渐被淡忘的遗址故事
在海口市振兴街43号,老旧的居民楼几乎“遮掩”了历史的所有痕迹,只有“云氏会馆”四个镶嵌在墙体的大字似在诉说悠悠往事。这里,是中共琼崖特委、海口市委的秘密办公旧址,而另一处琼山县委办公地,即位于府城镇西门外金花村的吴氏民居。
尽管两处旧址都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建筑文物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在吴氏民居所在地的金花路,附近的一些老居民告诉记者,这里早在行政区划调整前的1998年,也就是隶属于琼山市时,就已经是琼山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没有真正受到保护。吴氏民居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坐东向西的三进四合院式土木结构,有拱门。然而见到时,老屋门前残墙碎砾随处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外墙倒塌,民居呈现给人的俨然是一处危房。
“尽管如此,这里曾经发生的革命事件对于海口党史来讲尤为重要。吴氏民居的主人叫吴家骥,他曾经在1928年至1929年间,秘密掩护过中共琼崖特委、海口市委和琼山县委三个机关在此开展革命活动,部署对敌斗争,这也使得这所大宅院承载了海南早期革命的神圣责任。”滕志雄说。
新华北路34号和博爱北路101号,两处如今用来做生意的骑楼铺面,革命时期正是大众书店和会文书局的旧址。这里曾经出售过《新华日报》、《新生》、《永生》等进步刊物,也是中共琼崖特委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而这些已淡出人们视线的遗址未来将怎样?它们是否还能唤起后人的追溯?
共产党人的两度“越狱行动”
海口琼山区中山路35号,琼山区司法局坐落于此,平日里路过的行人,早已经司空见惯了这一处所,然而在国之危难的革命时期,这里是集中关押政治犯的地方,也确是共产党人发生过“越狱”事件的府城监狱遗址所在地。
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宣教处调研员吴淑贞说,从1927年“四·二二反革命事变”时起,国民党府城监狱陆续捕捉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40多人,到了1929年,冯尔芳等10多名共产党员成立了府城监狱党支部,大家推选冯尔芳为支部书记,监狱党支部成立之后,带领狱中400多名难友进行了斗争,狱中党支部非常强调遵守党的纪律,十分注意团结狱中非党的难友。
在狱中坚持斗争,就要保持与外界的联络,当时联络人都有特别的暗号,通信用隐秘的办法写在纸上,语言也要写隐话,信阅后必须烧掉。
府城的一些老居民或多或少听说过越狱事件,但很少有人知道,共产党人在1933年至解放前夕,曾经发生过两次越狱。一次成功,另一次却失败。
滕志雄告诉记者,1933年,国民党扩建了监狱,所有囚犯暂迁到了府城的高氏祠堂里,祠堂一间房子被分成上下两层,房少人多,犯人不能睡,只能坐着,没有水喝,没有澡洗,也不准家人探监,每人每天只一碗稀饭,难友们受尽了虐待,决心斗争。狱中党支部通过秘密串联,决定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越狱暴动。
在托人买来几斤汽油和铁锹等工具后,狱中的冯裕琼带领几十人挖墙洞,可就在越狱行动前一天,叛徒严献谟告密,冯裕琼带人逃出墙洞时被鸣枪报警,此时,已有国民党琼山宪兵连包围监狱,当夜,冯裕琼被捉捕缚在建仓门前杀死,越狱暴动失败了。事件暴露后,起初准备配合越狱的几名狱兵也被调走,有些越狱党员被拷打重伤而牺牲,剩下来的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继续顽强地进行着秘密活动。
1949年,府海特区委为了营救狱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再一次领导了府城监狱的政治犯越狱斗争,这一次获得了成功。
滕志雄介绍,《琼山革命史》曾有少量记载,府城监狱当时关押着100多名犯人,其中政治犯有50多人,府海特区委通过各种关系与狱中的共产党员吴美威取得了联系,通过吴美威争取了狱兵班的班长黄忠和林诗政等一批狱兵的支持。当时,国民党军阀陈济棠刚刚接任琼崖当局行政长官,国民党各部门之间混乱,北区地委批准了府海特区委越狱行动计划。
那一年的4月2日凌晨,府海特区委派来警卫排长李荣积和薛祖光带领部队在府城城墙外掩护接应,吴美威带领政治犯合力挖通监狱墙洞逃了出来,然后由部队接应上了羊山,守狱的一班士兵也投奔了来。越狱行动包括全部政治犯和一班狱兵还有部分刑事犯60多人,这次成功的越狱给琼崖国民党当局施以了一次沉重打击。(记者 杜颖)
图片选自《海南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