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地上的不屈脊梁:琼文抗日根据地革命史
人们忘不了,70多年前,海南的英雄儿女在白石溪及周边与日军作战70余次,歼日军800余人,开辟了琼文抗日根据地。然而,也正因如此,海口云龙、红旗、大坡、三门坡以及文昌部分相连的区域,由于成为琼崖抗日战略要地,而被日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三番四次遭受无情打击和摧残。
今年77岁的老人陈明炯至今仍无法忘记,日寇动用飞机、装甲车,向琼文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将白石溪等片区划为“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但在艰苦残酷的反“蚕食”斗争中,琼文革命根据地的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一直是抗日武装的坚强后盾。
处境艰难,随时有丧命之险
日前,冒着大雨,陈明炯在记者和东昌农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白石溪地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伸手抚摸那已红漆斑驳的碑文,上面镌刻着的烈士名单中,有他父亲的名字“陈文才”。
原琼山市党史研究室主任王万江告诉记者,白石溪地区主要指白石溪周边地区的树德、白石溪、中税和大坡一带,在土地革命时期属于琼山十七区,抗日战争时期归五区管辖,其中树德和跟它交界的文昌南阳,是琼文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
正因为是琼崖抗日的战略要地,白石溪地区成了敌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时刻酝酿对其进行无情打击。陈明炯的父亲陈文才,当时已是革命队伍的骨干成员,因知悉有风险,恐陈家绝后,陈明炯的哥哥陈明聪从小就被送到南洋的外婆家,直到海南解放后,才回到琼山和弟弟团圆。
而陈明炯则在白石溪老家数次经历死里逃生。“当时因父亲参加革命,很少见面,偶尔几次回家都是半夜悄悄回来,天还未亮又离开。”陈明炯说,他还记得,每次父亲回来,都会将一把随身携带的驳壳枪藏在草丛里,但这支驳壳枪在他和爷爷遇险的时候,并没能保护到他们。
1942年下半年,日寇动用飞机、装甲车,向琼文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将白石溪所在树德片划为“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先是从空中轰炸,然后烧杀掠夺,驻扎重兵,截击、屠杀抗日民众。在一次日军的“蚕食”行动中,当时只有四五岁的陈明炯,在睡梦中被爷爷一把抓起,然后拼命地跟着往山里逃窜。由于和他们一起逃命的乡亲们纷纷倒下,陈明炯不敢回头,只紧紧地跟着爷爷,后来实在跑不动了,爷爷就将他扛在肩膀上,途中经过一片荆棘地,慌不择路的爷爷赤脚冲进去,结果脚背被刺穿。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寇1942年5月开始的“蚕食”中,杀害琼崖百姓达10多万人,焚毁房屋5万余间,给琼崖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是琼崖抗日最艰难的阶段。
英勇抗战,粉碎日寇大扫荡
为粉碎日寇的“蚕食”,中共琼崖特委1942年6月1日发出了《关于目前琼崖局势的指示》,领导琼文抗日根据地军民全面出击,积极主动开展游击战、反击战。在竹桥伏击战中,第二支队在副队长覃威指挥下,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击毁军车两辆,缴获机关枪两挺,长短枪30余支和一批军用物资。同一天,第一支队在琼山二区伏击日军9辆军车,击毁三辆,毙伤日军40余人,缴获十多支步枪和大批军用物资。接连的胜利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信心。
短短几个月,琼山、文昌两县的区乡党员干部就在反“蚕食”斗争中牺牲了400多人。面对这种残酷的环境,根据地的群众没有一个人出卖民族利益,出卖革命,郭冠英、云四婆等一批“堡垒户”、“革命母亲”成为了革命的坚强后盾。
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反“蚕食”斗争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琼崖特委和冯白驹率独立总队在坚持琼文抗日根据地反“蚕食”的艰苦斗争中,共击毙日伪顽军1200余人。在坡头尾村的一次战斗中,更是用步枪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
1943年3月,针对反“蚕食”斗争的新变化,琼崖特委制定了“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战略方针,重点把主力转向外线打击日军,开展新区工作,配合琼文抗日根据地内的反“蚕食”斗争。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在《关于我参加革命过程的历史情况》中回忆,“我们的主力便撤出琼文交界区,向澄迈地区移动,展开打击日敌,并且取得一定的胜利。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粉碎日敌‘蚕食’的作用,达到保卫琼文交界区根据地的目的。”最终,琼崖抗日军民反“蚕食”反“扫荡”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史料链接
琼文抗日
根据地战况
1939年3月中旬,独立总队第一大队在琼(山)文(昌)公路干线上的罗牛桥伏击日军的运输车辆,击毁汽车1辆,歼日军大佐指挥官以下20余人;5月,第二大队在海口市郊长村桥附近伏击修路的日军,缴枪7支;6月,第一大队化装潜入文昌县城,袭击日军北门哨所,歼日军数人。
日军遭独立总队连续打击后,出动1000余人对琼(山)文(昌)地区进行“扫荡”。为牵制敌人,独立总队以第二大队一部西渡南渡江,至琼山县龙塘、十字路、龙桥、府城和海口郊区活动,威胁敌人心脏地区,并将游击战争发展到海南岛西部地区。
1939年2月至年底,第一、第二大队在琼文地区作战70余次,歼日军800余人,开辟了琼文抗日根据地。(记者 许春媚 李佳飞)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