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琼中女足创办人动情回忆成长史

22.07.2015  14:12

  从7月17日晚,瑞典征战2015年“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上琼中女足夺冠消息传来,海南瞬间的沸腾;到7月20日,琼中女足载誉归琼。连日来,琼中女足精神被人们传颂着,琼中女足姑娘们挥汗拼搏的训练、比赛场景也深深烙在人们的记忆中。

  那么,琼中女子足球队究竟是怎样的一支光荣队伍,大山里怎样飞出了金凤凰?带着敬佩之心和好奇之心,南海网带你走近琼中女足,独家揭秘:琼中女足的前世今生。

   支教——引来琼中“足球种子

  2015年7月21日,南海网记者辗转周折在海甸岛见到了琼中女足的创始人谷中声老先生和几位见证人。琼中女足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建立的?创建女子足球的初衷是什么,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他们娓娓道来——

  2005年某月某日《海南特区报》刊登的一篇关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面向全国发布到琼中县支教的报道再次引发来自山西省足球教练谷中声的“足球梦”,谷教练首先到报社找到了该篇报道编辑马良,马良又将正在琼中县进行支教专题报道记者凌利生(凌利生:海南资深媒体人,现任绿生活网络私家菜园项目总经理)介绍给谷教练,凌利生让谷教练先到琼中考察。

  记者与谷中声老先生一见如故,70多岁的老先生记忆依然特别地好,而且非常健谈。“我来到海南后,看到海南的女子非常能吃苦,她们长年肩扛手挑上山下山劳作,她们的勤恳能吃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突然萌发了我的海南‘足球梦’,决定在海南成立女子足球队。”谷中声先生说,他在1997年的时候曾向政府相关部门打报告申请成立一支足球队,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获得批准。

  “琼中女子足球队的成立和成长要感谢媒体记者和当时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琼中女足今天取得的优异成绩与省委省政府领导、爱心企业(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谈到女足刚成立之初,谷老先生眼圈红润。

  经过几天的考察,五指山山区黎族苗族女同胞们吃苦耐劳精神再次感染着谷中声,他决定无论克服多大的困难,他一定要在琼中成立一支女子足球队,发展中国的足球事业,让山里的女娃飞出大山,让女子足球踢出国门。

  经原海南特区报记者凌利生引见,谷中声向时任琼中县副县长林海云(现任省商务厅机电和科技产业处处长)进行交流,表达了自己恳切想在海南琼中成立女足的强烈愿望。随后,副县长林海云将情况向县长、县委书记作了汇报。很快,琼中县时任县委书记董宪曾(现任省交通厅厅长)、县长曾平(现任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分别接见谷中声,经会议研讨后,谷中声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从此,琼中“足球种子”开始在琼中这片肥沃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建——队员们“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成长

  位于海南省中部、傍依翡翠五指山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琼中女足就是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飞出的金凤凰。

  据琼中女足创始人、首任教练谷中声介绍,2005年11月份女足刚筹建时,整个琼中县还没有像样的足球场,来自山区的姑娘们有的甚至还没有见过足球。当时琼中县政府预定琼中中学、民族中学和职业学校作为备选训练场,为了队员后期学习发展及其它综合因素,谷中声最后确定琼中中学为训练场。

  经过山区各乡镇遴选后,谷中声从300名侯选人中选了60名山区女孩作为预备队员。然后,谷中声带领60名预备队员将学校的操场平整后变成了足球场。当时的足球训练场不仅杂草丛生而且有些地方还是大石头。

  又经过3天的测试后,谷中声只留下20名队员。由于当时条件有限,队员考核测试只是进行了30米跑、立定跳远、年龄身高及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就这样,琼中女足第一批队员产生了。2006年2月15日,琼中女足正式开班成立。

  由于足球训练强度大,队员的伙食营养必须跟上。据当时琼中县负责教育卫生工作的副县长林海云介绍,当时县里财政确实很困难,初步将队员的伙食费定为每天每人2.5元,但队员们常常因营养跟不上,影响训练。后来,队员的伙食费又涨到5元钱。当时省级体育运动员平均伙食费在45元左右。

  这支青少年女子足球队刚成立不久,由于财政专项款不到位,琼中女足常常面临无资金的窘态。“有时队员的球鞋烂了又补,补了又烂,鞋帮子全脱落了,也没钱给队员买新鞋。”无奈,副县长林海云组织琼中县个体企业单位向足球队捐款,第一次募捐了3.5万元。“有爱心企业老板看到姑娘们的艰苦训练后,含泪为队员送来几双鞋子和衣物,孩子们训练真的太不容易了!”谷中声表示,刚筹建时,说琼中女足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一点也不为过,有时队员们是“饿”着肚皮训练。

  据第一批队员王玺燕回忆说,当时训练经费很少,队员们有时受了伤也没钱买药,为以后落下了病根。

[1]  [2]   [下一页]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