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高石村:一路之隔的贫富背后
白沙七坊镇高石老村大多是低矮破旧的老房子。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白沙杨氏养蛇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挨箱检查滑鼠蛇生长状况。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高石五队村民周克俭在自家新盖的楼房前与邻居聊天。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本报记者 徐一豪 特约记者 陈志强 通讯员 苏小婷
核心提示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高石村委会,有这样一个现象:紧挨着的两个村民小组,经济发展天差地别,北边的高石五队家家户户挣钱盖起新楼房,南边的高石老村大多数村民住危房,正等待政府的帮扶。
一路之隔的两个村民小组,为何差距如此大?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这两个村民小组,全面调查和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所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而更重要的因素却是思想观念。
贫困乡村如何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分析这两个村民小组的经济发展路径对当前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扶贫工作有着样本意义。
现状
北边盖洋楼 南面住危房
一个村90%以上农户盖起楼房,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一个村近半农户住在危房里而无力改建。
一条不足3米的村道隔开的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风貌。
“北边新楼平地起,南边危房难遮雨”,这句话是白沙七坊镇高石村一路之隔的两个村小组在经济发展方面天差地别的生动写照。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高石村,探究这两个村小组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高石村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城区,下辖5个自然村(村小组)。从310省道拐入高石村,不到200米便进入了高石五队的地界。
据七坊镇政府驻高石村的干部高巨堂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1971年,为开发建设海南岛,广东省政府大规模组织移民。一批居民从广东信宜迁到白沙,落籍高石村,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高石五队。
据介绍,移民高石村之初,高石五队的居民没有土地,只是按照政府的移民政策从高石老村分配部分土地给其经营、开垦,种植橡胶、甘蔗。时至今日,全村的集体农用地也不过425亩,平均每人仅2亩。
然而,40多年后,这片荒芜之地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日前,记者进入高石五队看到,这个村子里许多户村民在盖新楼房,仿佛约好了一般。据高石村党支部书记李秀权介绍,高石五队全村25户先后建起了新楼房。
一些已盖好的楼房中,有些宛如别墅,不但造型洋气,装修也很美观。“你看,这户是我们村家庭条件最好的,一家子在广东办厂做生意。”高村五队队长杨树强指着一栋非常气派的三层楼房告诉记者。
杨树强说,高石五队超过60%的家庭在外面做生意,小到卖菜,大到办厂,剩下的村民也在外村承包土地种橡胶,或者发展养殖业,因而村民的收入挺不错。“这不,大家都盖起新房了嘛!”
穿过高石五队向南,跨过一条不足3米宽的村道,高石老村便到了。在这个传统的黎族村落,记者见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村里绝大多数是砖瓦结构的老房子,许多村民家境窘困,由于住房少,有些一家四口挤在同一间卧室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据村干部介绍,高石老村全村59户,仅4户建楼房,1户建平房,其他的以砖瓦房为主,多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2014年农村危房普查中,高石老村有23户属于危房。
见到邻村家家户户盖起新房,高石老村不少村民十分羡慕,同时话里也透露出一丝无可奈何。村民麦亚文的话最具代表性,他说:“高石五队的人有头脑,会做生意,又会省钱,我们比不过。”
分析
观念差异 贫富差距
为何一墙之隔的两个自然村,发展差距会如此之大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两个村之所以经济发展大不一样,生活水平大不一样,精神面貌大不一样,主要的原因是在观念之差。
生活观念
白沙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鸿亮介绍说,在白沙有这样一个现象: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庄,大多数是移民村,如牙叉镇的奋勇村、方香村,邦溪镇的远征村等。
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因资源少而具有忧患意识,非常勤俭,另一方面因见识广而具有市场意识,生意头脑较好,因此能够脱颖而出,走上致富道路。
相反,在这片号称“插根扁担也能发芽”的沃土上,本土居民受上天眷顾已久,他们无需过多的付出即可获得丰厚回报,因而固有的小富即安、小农生产意识浓厚,大多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制约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高石五队的杨树强今年57岁,13岁时随父母从广东信宜移民到高石五队。1980年代分田到户后,家里才分到1.72亩水田和平均每人30.5株橡胶,资源非常有限。为了养家糊口,杨树强出去做零工,打石头,只要能赚到钱,他都愿意去干。
后来,老杨开始加工手工米粉、豆腐等,又将家里仅有的水田种菜拿去卖。一步一个脚印,老杨家境逐渐殷实。早在2006年,老杨家就盖起了新楼房,上下两层共260平方米,花了15万元。
尽管家境殷实,老杨勤劳的品质没有改变,如今他还经常外出打零工。他这种品质也在儿子杨海飞身上得到继承。每天凌晨2点多,杨海飞早早起床,磨米粉、蒸粉皮,然后小憩一会儿,早上7点半出门上班,继续做他的食用油推销员工作。对此,老杨说:“做农民,一定要勤劳,不干哪有钱。”
“穷则思变,不变则死。”在高石老村当了36年队长的谭加德,在谈起本村的现状时,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他告诉记者,受传统观念影响,高石老村村民大多数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实际上,早在2003年,谭加德便组织高石老村20多户村民到附近的尔信村承包土地种高产甘蔗、高产木薯,想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结果过了两年,土地没那么肥沃了,大家嫌赚钱少,甩手回家不干了。只有老谭坚持下来,花1.3万元承包了40亩土地,并改种橡胶。
如今,老谭已成为高石老村生活最富裕的村民之一。家里不仅盖起了三层楼房,3年前还给儿子买了小轿车。“如果当初大家都像我一样坚持下来,现在的生活或许就不是这个样子。”老谭不无遗憾地说。
市场观念
今年59岁的杨树山,是高石五队最具代表性的生意人。目前一家数口都在七坊镇上做生意,拥有4个门面,专卖铝合金、钢筋、钢管等建筑材料。“家里没田没地,不做生意靠什么吃饭咯?”谈起过往,杨树山笑着说。
1972年,杨树山随父母从广东移民到七坊时,还在读初中。1981年分田到户后,他见七坊镇人口多,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便做起了屠宰生意,帮村民杀猪、卖肉,赚到第一桶金。此后,又自己慢慢养猪,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养猪专业户。
2001年,镇上养猪的农民多起来,对饲料的需求比较旺,杨树山看准这一点,一口气把猪都卖光了,然后花20多万元在镇上买了3个铺面,转行卖猪饲料。20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镇上盖房子的多起来,杨树山又改行卖建材。“总之,跟着市场转,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杨树山说,他的生意经其实很简单。
“高石五队许多村民的发家史和杨树山差不多,都是从杀猪、卖菜、卖豆腐这些小本生意慢慢做起来的。”高巨堂说,相比之下,高石老村的村民则显得保守,大多数家庭以种养为主业,极少闯市场。
高石老村村民麦亚文今年40岁,家里仅有1亩多水田,2亩橡胶,固定收入是妻子在小学做保育员每月1000多元的微薄工资。麦亚文说,他也想学五队村民去做生意,但是一没本钱二没门路,不知道怎么办。
高石五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养蛇专业户杨州。2008年在电视新闻上看到养蛇效益好,杨州便在家里试养了一两百条,掌握一定经验后,逐渐扩大养殖规模。2011年,杨州发动高石村的村民成立养蛇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今已发展社员30多户,养蛇2万多条。其中,高石五队有17户之多,而高石老村一户也没有。
杨州说,当初他也找过高石老村许多村民,组织大家参观,介绍饲养经验,想发动他们一起养。但老村许多村民不敢养,担心市场有风险。
麦亚文坦承,杨州的确找过包括他在内的许多老村村民加入养蛇合作社,但因为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场地,最终没能鼓起勇气。
七坊镇委书记王文说,2012年,镇政府号召各村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学技术,成立建筑施工队,通过承接一些工程赚钱。一些村很快就行动起来了,且成效显著,但高石老村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无动静。
理财观念
提起邻村高石五队,高石老村不少村民有这样一个评价:“他们生活很节省,会过日子,赚的钱舍不得花,赚一块钱能存下八毛来。”反观自己,他们说:“我们老村的人,赚一块钱可能要花到一块二,不懂得节省。”
村民们的这番话,尽管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村村民之间不同的理财观念,而这也是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高巨堂说,高石五队的村民懂得积累财富,会想办法通过投资“将一块钱变成三块钱”。但高石老村村民赚来的钱大多用于家庭开支,很少有积蓄,因而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如盖房、做生意等。
“做生意,更多时候要靠借鸡生蛋。”高石五队村民杨树山说,他当初无论是养猪还是开建材店,除了利用手中的积蓄外,还要向银行贷款,目前还欠着银行一笔钱。
高石老村27岁的青年马志伟,如今已是2个孩子的父亲。家里只有100来株橡胶,没有水田。当前橡胶价钱不好,他便在外面打工,搞基建。可是最近几个月,他都没有接到什么活计,只好闲在家里。“去海口打工太远,孩子没人照顾。想在家自己开个小店,又没有本钱。”马志伟的话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种种顾虑。
作为高石老村的老队长,谭加德对本村村民的家庭情况了解很深,他说:“许多村民没有理财观念,赚了一点钱,就不想吃苦了,吃吃喝喝,很快就花光了。”
教育观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要想生活好,教育少不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宣传标语,曾经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然而,高石老村村民对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而这,也是导致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
1988年出生的马志伟,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如今在家种地。谈及早早结束求学生涯的原因,这名年轻人颇有些尴尬,沉默了半天,只说了一个很具有普遍性的理由:“家里没钱。”
“为什么不去学一门手艺呢?”记者试探性地问。
“不知道学什么好。”马志伟答。
在高石老村,像马志伟这样的不在少数。据村干部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石老村至今才出了2名大学生。其余村民多数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外出打工或者继续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反观邻村高石五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一样。杨树山家中有5个孩子,两个大学毕业,3个高中毕业。“5个孩子,现在没有一个种田当农民,都做生意去了。”杨树山话里透露出无比的骄傲。他说,农村的孩子,不读书很难有出路。因为他坚持送孩子们读书,交不起学费的时候,就去找人借。
当然,高石老村也有重视教育的村民,苏能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家里目前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一个在海南师范大学读大三,一个在念初二。“每年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总开支的60%左右。”苏能说,自己读书少,没什么文化,希望孩子们能多学一点,利用知识改变命运。
对策
转变观念 扶持产业
实际上,因村民观念落后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高石老村,是我省贫困乡村的一个缩影。而头脑活络、有市场经济意识、敢闯敢干的高石五队,则是对照反思的一面镜子。对比这两个村来进行剖析,对于思考贫困乡村如何发展,扶贫工作怎么做才能真正收获实效有着样本意义。
如何让观念落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的高石老村脱贫致富,是白沙县、镇两级政府思考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题。
王文表示,一方面,七坊镇将通过新建住房、扶持产业等外力强力推动高石老村经济发展,包括将高石老村纳入镇“一溪两岸”项目规划,由企业投资进行旅游开发等。此外,政府也将通过补贴的形式扶持村民盖新房。
而更重要的,将通过引导村民转变观念等途径来增强高石老村发展的内动力。王文说,政府将通过宣传培训、组织参观、典型示范等途径,来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参与到村庄的开发建设中来。
从事海南经济研究多年的省委党校唐镇乐教授认为,应在扶持产业的同时,集中培养若干带头人,使之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头作用,引导村民转变观念,使贫困乡村具备发展的内部动力。
唐镇乐说,从当前扶贫的效果来看,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等、靠、要”的观念很强,许多村民被动帮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一些群众认为帮助群众脱贫是干部应尽的职责,自己反倒没有积极性,出现了“领导干部着急,村民不着急”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唐镇乐认为,扶持贫困乡村应该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想发展、有干劲、在村里有一定威望的群众,使之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脱贫致富。这样的引导方式比单纯依靠灌输更加有效。
此外,扶贫工作应该做得更细致,不能千篇一律地发种苗、盖房子,而应根据各家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如某个家庭孩子会读书,就应该在教育方面进行帮扶;某个家庭有生意头脑,就应该支持他做生意。
对于农民市场观念淡薄这个实际,专家认为,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石老村只是因为有对比才更加凸显。扶持贫困乡村,重要的是帮助农民找准定位。过去的农村、农民和土地连在一起,光想着种田,而没考虑过市场经济。政府需要引导和扶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通过“农旅相融”的形式,融合第一、第三产业。琼海的龙寿洋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散户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在扶持贫困乡村发展时,要有一些能够带动老百姓增收的具体项目,如组织农民成立小作坊、建筑施工队等等。
陈鸿亮说,白沙已经意识到转变农民观念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白沙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改善乡村的硬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依托“美丽乡村”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试图通过旅游业带来的结构变化,引导和影响农民转变观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因观念落后制约农村发展这一“顽疾”。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5年05月14日 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