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多项政策严守生态红线 民生笑脸映青山
白沙多项政策鼓励农民严守生态红线,去年投1.9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
民生笑脸映青山
本报牙叉2月26日电(记者徐一豪 钟节华 特约记者陈志强 通讯员王为)最近一段时间,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南仲村62岁的村民符永胜一有空就捧着本《蜜蜂养殖技术》不撒手。原来,再过几天,县政府补贴的十几箱蜜蜂就要送到家里了,培训课上没学够,他得抓紧时间“恶补”养蜂知识。这是白沙县新出台的生态补偿政策之一,用于补偿松涛水库保护区内的居民。
白沙地处海南岛中部偏西,是海南典型的热带天然林区和生物富集区,也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江”发源地和松涛水库重要的水源地,肩负着保护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全省生态安全的重任。白沙在保护生态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政策,“生态公益林内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动,即便是枯死、倒伏的树木也不能砍。”该县林业局局长林斯胜说。
为此,白沙在开展生态保护的同时,对保护范围内的群众生产和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白沙去年12月份实施的中蜂养殖扶持项目,就是该县补偿松涛水库保护区内居民的新举措。出于保护库区的目的,经过调研,白沙县财政拨出764万元,对松涛水库设计洪水位线400米以上保护区内居民进行生态补偿,每人一次性扶持2箱蜜蜂,牙叉、细水、阜龙、白沙农场等4个乡镇(农村)共8000余人将享受到这项补贴政策。
白沙县农业局局长徐辉冠介绍:“松涛水库库区林多地少,养蜂经济效益好,又无污染,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目前市场上蜂蜜的售价为每斤50-80元,一箱蜜蜂年产量预计15-25公斤,养蜂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白沙县农业局种植股股长陈作迟说,目前该局正组织农民进行养蜂培训,1.6万箱蜜蜂(包括种蜂、蜂箱)将分批发放到农户手中。
实际上,扶持农民养蜂只是白沙推出的多项生态补偿政策之一。2011年至今,白沙县已对南开乡、青松乡的3个村进行了森林生态效益生态直补。今年1月1日起,白沙又将牙叉、细水、元门、阜龙等4个乡镇12个村纳入补偿范围,补偿农民人数将达到10469人,补贴总额达370余万元。符合补偿条件的人员,每人每月补偿30元,由县财政局通过“一卡通”的形式拨付,并根据县财力逐年提高。
对县里的生态补偿政策,从2011年开始享受这项政策的南开乡莫南村村民符小丽深有体会。“我家6口人,一年获得的生态补偿金相当于种橡胶收入的一大半。”
符小丽说,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非常严格,宁愿给农民发补偿金,也不让动一草一木,她家盖房子需要木材,家里有树不能砍,只能到30公里外的县城去买。
除扶持养蜂、生态直补外,白沙去年还投入补贴资金195万元,按30元/亩/年的补贴标准,对松涛水库白沙片区设计洪水位线400米以上保护区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约6.5万亩经济林使用环保化肥农药进行补贴,切实减少水源地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在生态保护方面,白沙还采取了胶水收购农民直补、推动全县实现农村(连队)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建设和完善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对松涛库区船舶动力进行油改电改装、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完成松涛水库白沙片区及南渡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白沙县财政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白沙在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方面投入的各项资金总计达1.9亿元。其中,用于退耕还林、生态直补、库区移民等方面的补贴达3952万元。
经年累月的生态保护宣传,让白沙群众充分认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而陆续推出的生态补偿政策,也使大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正如家住鹦哥岭脚下的农民符亚农所说:“政府不让我们老百姓吃亏,我们当然也要为守护这一片青山绿水多做贡献。”
白沙县委书记严正说:“白沙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白沙推出各项生态补偿政策,实现了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