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就业扶贫、精准招商
2月29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白沙黎族自治县等3市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白沙又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白沙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严上加严的工作作风,投入更大更多的精力来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把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要做好工作统筹,在坚决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群众生活保障、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等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奋力谱写白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白沙益条村村民种植的四季豆长势喜人。抢抓农时 不误生产
“多余的侧桠得剪掉,让黄金百香果的藤蔓顺着果架往高处爬,获取充足阳光,甜度才有保证,再过一阵子,咱这果子就像一个个‘灯泡’般垂下来。”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地甫村,占地百余亩的俄兴专业种养合作社百香果种植基地挂果,刘德开等七八名脱贫群众忙着修枝、施肥。“活多时,我每月在基地工作超过25天,每天工钱是100元至120元,大伙都明白,只有好好干活才对得起这份工钱!”刘德开笑着说。
“前阵子受疫情影响,工人大多没法回到基地上班,加上天气干旱,一度影响了百香果的挂果期,自今年2月底陆续恢复生产以来,修枝、灌溉、施肥,每一项工作都在全力推进,确保不耽误挂果期。”该基地主管陈忠蔚介绍,百香果是白沙荣邦乡近年力推的“一乡一品”扶贫产业,俄兴基地吸纳当地6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产业帮扶资金,主要种植黄金百香果,2018年建成投产,聘请了七八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
“每亩产量大约是2000斤,品相好的百香果每斤收购价为10元至12元。”陈忠蔚补充道。据悉,荣邦乡通过力推“合作社+带头人+贫困户”模式,全乡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黄金百香果已成为荣邦乡近年来的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莫负好春光,勤干赢收成。连日来,在白沙各乡镇,抢抓农时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不止荣邦乡百香果产业基地。
在荣邦乡大岭居的苗圃基地里,一株株菠萝蜜、芒果果苗吐露新芽,不时有来自省内外的客户进村洽谈收购。“马来西亚1号、泰国红肉8号等菠萝蜜品种非常抢手。”荣邦乡大岭居党支部书记罗张强介绍,除农场集体经济外,大岭居至少还有两三百户农户自主发展苗圃产业,复工复产至今,累计销售的果苗已超过1000万株,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4000万株。
在白沙各大茶园里,春茶嫩芽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采摘、加工;在白沙打安镇南达村,近百亩的紫玉淮山刚采完售罄,种植户们一早就顶着晨雾忙着整地松土,为即将开始的种植做准备;而在白沙七坊镇,红心橙种植户在挖沟埋放有机肥之时,不忘调整优化灌溉设施……
拓展销路 增产增收
3月28日,在白沙邦溪镇南牙村的农业示范基地里,多名工人正忙着将一个个圆实的西瓜从藤蔓上采摘下来,然后分拣、打包、装箱,最后搬上冷链车,随即运往广东、福建等省外的生鲜超市。
“天气逐渐变热,西瓜订单量越来越多,我们都是连夜将西瓜运到省外,客商对西瓜的品质也给了很高评价!”据负责管理该基地的蓝之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航介绍,基地面积有400亩,主要种植西瓜、燕窝果等水果。其中,去年12月份种植的50亩“17.5度”西瓜,今年3月迎来首次收成。经检测,该品种西瓜每个重3.5斤左右,皮薄多汁,瓜肉沙质酥脆,含糖度为15度至17度左右。每天可采摘1万余斤发往省外。白沙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圣全介绍,该基地采用生态农机肥种植,西瓜亩产量约为6000斤,每亩产值能达3万元,按照今年的订单量,西瓜的收成将会很可观。
长于白沙这片生态沃土,清甜的西瓜销售数据喜人,粉甜的地瓜市场行情也不错。连日来,在白沙元门乡福才村,种植户王永干正忙着将一串串地瓜藤掀翻到垄上,再用锄头扒开沙地旱田,一串串粉红的地瓜随即出土。此时,在地瓜收购点处,多名电商人员将一个个地瓜打包,贴上“福才地瓜”产地标识,准备发货。王永干介绍,“福才地瓜”主要产自于福才村周边的南开河湾(南渡江支流)沙地旱田,水土品质好,种植的地瓜口感粉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当地扶贫部门及电商的助力下,“福才地瓜”已成为当地力推的“一村一品”农产品品牌。
经统计,今年福才村种植地瓜约382亩,预计亩产量1000斤。在疫情期间,为了拓展福才地瓜的销路,元门乡党委、乡政府提前谋划,与多家电商企业达成合作,从包装、产品溯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介,拓宽销路,让福才地瓜不仅在省内保持稳定销售,还远销省外,助力当地种植户增收。
此外,在白沙青松乡、金波乡,数百亩的朝天椒每天采摘几乎不间歇;今年,青松乡益条村、青松村共计百亩的四季豆迎来首轮收成,种植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并搬运上货车,准备销往省内外各地。白沙脱贫攻坚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白沙山区环境偏多,可利用耕作果蔬的田地相对有限,自今年开春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白沙各部门积极组织农民做好春季瓜果蔬菜追肥、补水、防病等田间管理工作。还根据市场的供需结构与本地实际,做好调品种、扩面积、优结构工作。在销路方面,白沙依托农村电商、消费扶贫等平台,用好“白沙良食”农业公共区域品牌,做好品牌包装与认证推广,叫响福才地瓜、打安紫玉淮山、元门毛薯等“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力破解疫情期间农产品“价跌卖难”的局面,助农增产又增收。
儋白高速公路施工现场。 袁才 摄就近务工 就业扶贫
3月29日,白沙打安镇打安村的兰花产业扶贫基地,一株株姿态素雅的兰花竞相绽放,种植大棚里花香四溢,脱贫群众符惠芬和其他工友忙着给兰花添加叶面肥或颗粒肥。
“肥料充足了,兰花才能更高产。”打安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兰花基地管理负责人吴俊才介绍,10天前,该基地运来40吨火山石、16吨肥料准备更换营养盆,为保障肥料及时更换,基地招聘周边村庄百余名脱贫村民来基地工作,大家足足忙了四五天,才全部完成12万盆文心兰的营养盆更换工作,共计发放工钱4.5万元。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小征介绍,为克服疫情影响,稳固兰花扶贫产业效益,连日来,白沙各单位及爱心市民积极响应爱心消费扶贫活动,截至3月底,基地的销售额已近10万元。据悉,自复工复产以来,白沙打安镇兰花基地等15个党建扶贫示范点,以及80多家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全面复工复产,至少带动了千余名脱贫群众及农户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除扶贫基地务工人员干劲足外,在白沙各大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在白沙牙叉镇茶园路北侧的高峰村生态移民搬迁建设项目工地上,多个打桩机满负荷运行,不时有大型运输车辆载着建材驶进,数十名工人分工有序,有的搬卸大型建筑材料,有的往地基里浇筑水泥;在儋白高速公路白沙段施工现场,一排排桥梁塔座已筑起,工人们正在操控吊车稳稳地衔接桥面并固定,飞架于山岭之间的高速公路雏形已显。
不仅要帮扶脱贫群众就近务工,还要将本地劳动力输向省内外就业。据悉,3月中旬,白沙就业部门再次安排107名农民工乘坐包车赴广东返岗复工,其中7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而在此前,白沙已安排数批当地农民工前往海口等省内外城市务工或复工,为确保务工人员沿途安全与稳定就业,白沙有关部门还组织防疫人员参与护送及后续服务工作,多渠道帮扶贫困群众学好技术。白沙脱贫攻坚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春节后复工复产以来,白沙专门设立县级务工就业调度组,精准对接省内外就业部门以及用工企业,通过点对点服务,精准调配劳动力,已向各用工企业累计输送3500名劳动力。
白沙五里路共享农庄的荔枝园。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白沙融媒体中心提供积极作为 全力招商
3月25日,白沙县委、县政府与海垦集团负责人举行座谈,双方围绕深化垦地合作,加强垦地协同,联手做大做强天然橡胶、茶叶、红心橙、种苗等产业,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展开交流。双方表示,今后将谋划更深层次合作,在“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多作贡献。
3月24日,白沙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如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全面复工复产成为会议重要议题。会议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毫不松懈抓好保畅销、保生产、保增收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一抗三保”成果。在落实举措方面,白沙要求,首先要发挥好各类瓜果蔬菜相关补助政策,加强与外地收购商沟通对接,解决瓜果蔬菜“价跌难卖”的局面,同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并探索建立与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直供合作机制。其次,要积极作为,抢抓农时,抓好经济作物生产,推动2000亩常年蔬菜基地“上图入库”,提高本地蔬菜的自给率,按照“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绿茶、南药“两个万亩”以及红心橙、山兰稻、百香果等“六个千亩”布局,加速白沙农业产业增效。此外,还要针对性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对接用工需求,组织农民到农业种养基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务工就业,推动白沙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全面提速。
同一天召开的白沙经济工作会议则提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白沙要全面落实《海南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七条措施》《海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八条措施》等政策,全力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主动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新要求,全力以赴抓招商,认真落实《白沙黎族自治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社会投资项目的若干措施》等,积极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服务政策,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白沙落户投资。据悉,白沙今年安排产业性项目占重点项目的29.9%以上,将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重大产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白沙元门城堡酒店、付俄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养生社区、新汽车客运站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
(本版策划、撰文/玉荟)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