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昔日"拳头项目"衰落 女子中长跑难掩尴尬

25.08.2015  17:25

  北京田径世锦赛次日,10000米决赛在“鸟巢”鸣枪开跑,最终,肯尼亚选手包揽冠亚军,名将切鲁伊约特夺冠。跑道上,25名参赛者中没有东道主选手的身影。曾作为中国田径“拳头项目”的女子中长跑今日难掩尴尬。

  无 奈

  坐在央视解说席上,王军霞以另一种身份参与到自己熟悉的女子万米比赛中。跑道上,一众黑人选手里确实还有几个黄种人面孔,但那清一色是日本选手,“纪录还是我的,但中国运动员却已经没人参赛了。”王军霞的感慨中带着一抹无奈。她甚至打趣,“这情景弄得我都想下去参赛了。

  直到今天,女子10000米世界纪录仍在王军霞的名下,29分31秒78那是她在1993年全运会上创造的。而这个纪录,也是目前中国运动员在田径项目中保持的少有的世界纪录。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钟焕娣和王秀婷分获女子10000米银牌、铜牌。两年后的1993年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王军霞和钟焕娣更是包揽冠亚军。1996年,王军霞还斩获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10000米亚军。而在王军霞创造“东方神鹿”神话之后,邢慧娜也曾在雅典奥运会女子万米决赛中夺得冠军。

  风光不再,别说夺冠创纪录了,在女子万米项目中,近年来数届田径世锦赛,中国运动员的出席率几乎都为零。2007年至今的世锦赛和奥运会,中国仅派选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田径世锦赛,无人跻身前15名。2009年柏林世锦赛,若不是原马拉松小将张莹莹改练万米跑,中国女子中长跑队依然无人参赛。而在之后不久,张莹莹就陷入禁药风波——女子万米的独苗参赛者从此销声匿迹。

  无 语

  辉煌过的中国女子中长跑没落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症结究竟在哪里?

  客观地说,我国女子中长跑队员的身体素质与非洲选手存在差距。

  当年马俊仁之所以能成就马家军一个时代的辉煌,除了他自身有一套理论和丰富的经验之外,与其所处时代大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女子10000米比赛被列为奥运会项目,是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对奥运会新列项目,我国一向反应敏捷。但在举国体制、奥运新兴项目先行等有利条件消耗殆尽之后,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女子万米项目,沦落到如今的悲惨境地,并非不可理解。当世界各国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长跑优势明显的非洲国家都重视这些新兴奥运项目后,大量的新鲜血液便迅速涌现。

  中国女子中长跑衰落的主因,除身体素质劣势外,后备人才不足是关键。运动员在训练中面临的艰苦程度,令越来越多青少年及家长望而却步。

  作为一名专业中长跑运动员,每天在枯燥的训练中跑几十公里是家常便饭。中国女子长跑队前教练陶绍明分析称,中长跑项目训练非常艰苦,成才周期又很长。而中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动力也大不如前。同时,越来越多家庭不愿让孩子从事如此“低性价比”的运动项目,训练人口基数骤减,自然难出人才。孙英杰则更为直接地表示,“现在很多家里就一个孩子,舍不得吃苦,即使练习长跑,训练强度也上不去。

  不过,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也指出,日本选手身体素质与中国运动员相当,物质生活也优于中国,却在中长跑项目上长期保持了一定竞争力,“我认为中国运动员还是在意志品质等方面有欠缺。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