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用血红色预警 献血量跟不上用血量
【原标题】献血量跟不上用血量前5月血液量减20%
海南用血红色预警
在海南省血液中心里,工作人员将冷藏的血浆紧急的送往各医院。南国都市报记者刘孙谋摄
2013年11月8日,部队官兵在献血。南国都市报记者刘孙谋摄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刚刚满献血间隔3个月的海南省血液中心主任杨毅军,再次走进了明珠广场献血屋,带头献血。“要保障血液的临床需求,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杨毅军这样提倡,然而今年1到5月,献血人数相较于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血液供应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20%左右。这让杨毅军很担心。由于血量不足,一些病人无法输血,手术不得不延期。海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夏兰说:“医院血量几乎长期处于红色预警状态。血液存量太少,万一碰到大的急诊、手术,那就麻烦了。”
场景一位母亲的无奈等待
“没有血,我的孩子可能就……”6月13日,在五指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房里,朱红燕守在自己女儿的床边,一脸茫然。10岁的女儿患有地中海贫血症,每月至少要输4个单位的血,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可是现在根本输不到血。”
女儿躺在病床上,嘴唇、手掌、脚掌都泛出“墙壁一般的白”,除了微弱的呼吸声,她几乎没有力气动一动。
护士也很为难,“配给给医院的血量很少,还有其他互助献血,此外急诊、紧急手术的用血,她只能等着。”
血液使用首先需要保证是急救用血、危及生命的救治用血;其次则是互助献血,指定血液使用者,这是血源紧张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第三,是保证献血者自己、直系亲属的优先用血;第四,才是普通用血申请者。血量紧张,大家只能排队等待。
朱红燕印象最深的就是“等”,“周一去医院申请用血,没有。护士说,周三再来。周三再来,还是没有,又说周五来。周五来了,没有,又是下周一……”
像朱红燕这样等待“血液”的病人家属,海南省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夏兰见过很多。
按照正常情况,海南省人民医院一天的血液定量在100个单位,可现在,每天能够拿到的血量只有50个单位左右,仅占一半。而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为“互助献血”,只能给指定的病人使用。
这导致医院用血长期处于红色预警状态,即仅能满足医院最基本的安全运转,但是由于血液存量少,到了晚上血量预警就变成“黑色预警”,“根本没有血,零库存,或者仅剩下几袋血”。
如今,红色预警已经成了常态。
难题血库“余粮少心着急”
医院需要的血液就像挤牙膏一样,从海南省血液中心一点点“挤出来”。事实上,省血液中心血库里血液存量一点儿也不富余。
海南省血液中心供血科主任赵文荣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查看血液中心发来的“存血量”。这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赵文荣一天的心情,“要是低于1200个单位,这一天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1200个单位是省血液中心3天的血液存量,是血库的最低库存数量。低于这个量的70%,血库就会响起三级预警;低于这个量的50%,血库就会响起二级预警。赵文荣说:“我们备血就像备粮一样小心翼翼,要是我们家里的粮食少了,心里能不着急吗?”
赵文荣说,自己正变得越来越“抠门”,“每天都是抠吧、抠吧过日子。”如果不抠门放开发放,血库里的血要不了3天,就会发完。如果后续病人再来,血荒就会出现。
如今,海南省血液中心发放的血液主要以互助用血、急救用血为主,除此之外,血库里剩余的血量也就不多了。在这仅有的血液量中,赵文荣要做好协调,她就像一个“账房先生”,要合理分配全省的血液供应,保证每一袋血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不过,过高的互助献血率却让人担心,因为这将血液紧张的矛盾转嫁给了病人家庭。理论上,互助献血是作为无偿献血的一个有效补充,能够保证临床供血。“但是,这个比例过高,可能带来血液买卖。”这是夏兰忧虑地方,“如果血液出现买卖,血液的质量将无法保证,后果将无法设想。”
杨毅军同样担心,“我们正在采取相关措施,尽量扩大无偿献血比率,降低互助献血风险。”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