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密钥 解开城市困扰
每年冬季人口的剧增,带给三亚旅游业兴旺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考验。文化差异带来生活习惯的不同、参差不齐的个人素质带来的不文明现象等造成的冲突与矛盾,屡见报端,更是成为网络舆论热门话题。(1月12日《海南日报》)
在冬季,海南岛几乎成了“全国人民的海南”,三亚外来人口剧增所触发的资源紧张、交通堵塞、破坏环境等困扰,不仅是三亚的难题,其实在海口等城市也有所表现。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升、交通更加便利,这种现象应该还会在一段时期内愈发明显,如何加以应对、妥善处理,也成为摆在海南各个城市面前的课题。
造成上述“三亚困扰”的大部分问题,其实大都可以归结为文明、礼仪、公德的问题。可以说,讲文明、守公德是解开这一系列矛盾的密钥。文明公德的表现方式有太多种,其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以不破坏环境为红线,贴合了这一原则,许多上述矛盾问题都将不会发生。
究竟什么叫不影响他人,一些人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物,但其实以更高标准衡量,一群人站在道路上挡了路是不文明,在公共场合吸烟、高声说话是不文明,干扰影响了本地居民的生活也是不文明。在这方面,我们的平均水准尚待提高,一种讲文明、守公德的社会共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比较新颖的生态旅游概念中,特别注重尽量少给到访地留下旅行者的“生态足迹”,也就是尽量少对当地的环境、生态造成干扰与影响。我们不妨借用这一理念,注意留心自己的“文明足迹”,尽可能少地给当地居民造成不便,用自我约束的公德心身体力行地践行文明旅游。
旅居者旺季来、淡季去,“季节迁徙性”明显。对于汹涌而来的旅居人群,在尽力提供及时、规范的公共服务的同时,对于其文明公德的遵守,需要提倡强化大众教育,实现自我约束,辅以外部管理。提高个人文明素质,自觉讲文明、守公德,应当成为本地与外来居民的一致追求,在此基础上加以建章立制、适时处罚,方能起到引领风气、引导规范之效。
目前,三亚部分“候鸟”老人组织成立的“候鸟”志愿者服务队或清理垃圾、或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服务。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尝试就是一种良性探索。既然已经成为三亚居民的一部分,城市的治理管理,也应该多让他们参与进来。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规范自律、和谐共处,才能把我们共同的“家”维护得更加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袁锋)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