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革命后代马必前:抗战过程多曲折 信念支持取胜

03.09.2014  16:36

      原标题:琼崖革命后代马必前:抗战过程多曲折 信念支持赢得最终胜利

      马必前翻看历史资料,讲述琼崖抗战的历史。

      致力于书写海南红色文化历史的海南省红色文化促进会会长马必前,是马白山将军之子。8月28日,马必前老先生翻开自己写的厚厚的两本《浴血天涯马白山》,向记者讲述那些他从小就听着的父亲和父亲战友们的故事。谈及海南抗日战争的特点,他总结道:“处于劣势,转化为优势,这就是琼崖共产党人的高明之处。”

      用游击战化解装备上的劣势

      1939年2月,琼崖抗战爆发后,琼崖抗日独立队挑起了带领琼崖人民奋起抗战的重担。

      “海南与大陆比有它的特殊性——地方相对孤立,另外海南经济落后,军队装备落后。”马必前分析道,在经济和军队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跟群众融合在一起,用游击战来化解我们在装备上的不足,这是琼崖抗战最大的特点。”

      在马必前看来,游击战、群众,这两个关键词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没有跟群众的融合就没有游击战的基础,离开了群众,战士就没有了家。吃、睡、住,都得依靠群众。没有群众的消息来源,仗就打不了。”马必前说,琼崖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冯白驹曾说过一句名言“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很准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马必前以父亲马白山指挥的围攻那大之战为例,讲述了其中的“玄机”。

      1939年10月,抗日战争由琼东北扩展到琼西南,为了持久作战,琼崖特委决定派当时独立总队队附马白山前往加强琼西地区抗战的领导。儋县那大是首先必须拔除的威胁,该处驻有日军100多人和一个伪军中队共200多人。我军有独立总队第三大队,那大周围几个乡有几百支步枪和几千支粉药枪。

      马必前说,马白山与当地乡政领导人商讨军民团结攻打那大事宜,决定采取围困战术。围攻之前,我军已发动群众对通往那大的公路全线大破坏,封锁了交通。战斗打响后,那大日军被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日夜不得安宁。“用麻雀战术,把他们包围住,经常骚扰他们,使得他们精神高度紧张,不得安宁。”马必前说。

      当年11月5日深夜,难以忍受骚扰的日军想趁夜幕掩护弃城逃跑。我军不但将剩下的伪军包围缴械,还对潜逃的日军沿途痛击,击毙击伤日军多名,俘伪军80余人。

      这漂亮的一仗,打破了“皇军不可胜”的谬传,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情绪。

      心里有信念才赢得最终胜利

      “信念很重要,再辛苦吃野菜也要跟着共产党,靠的就是信念。”马必前认为。

      1940年12月,琼崖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一次以进攻美合根据地为主要目标的反共逆流,史称“美合事变”。迫于形势,琼崖特委和独立总队部撤出了美合,重返琼文根据地。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独立总队腹背受敌。“这时,独立总队的抗战到了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马必前分析道,在力量对比上,我军力量较弱,装备也不足。

      “很多战士到了山区,吃野菜,水土不服,生各种病,又没有办法医疗。部队病号多,减员大。”马必前说。

      信念,在这样的艰苦时期成了支撑琼崖抗战的支柱。群众在这时成了我军的坚强后盾。1942年初,著名的大水战斗打响,有成万群众参战支前。这场战斗,给予了国民党顽固派以沉重打击,国民党军队内部出现了大的人事变动。至此,反共逆流才被打退。“抗日战争中有很多曲折,琼崖共产党人心里有信念才赢得最终胜利。”马必前说。

      马必前认为,抗日战争让人们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性。在这场战争中,数十万海南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残酷的战争让我们相信,只有团结在一起,只有和平,才能让人民得到幸福。”马必前说,他曾在其后的解放战争中见过漫山遍野尸体的惨烈场面,这促使他千方百计寻找相关的资料、拜访众多参战的前辈,写作红色文化历史。

      “记录历史,是为了让读者知道今天的一切变革和发展的基础来之不易。”马必前说。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