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雨林深处新茶抢“鲜”上市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于伟慧
一声惊雷,几丝细雨,南方嘉木抽出万千芽头,绿得发亮,嫩得欲滴。
远眺五指山主峰。资料图“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对茶客而言,关于春天的记忆是从一杯清茶开始的,那一缕清香,在唇齿间散发着阳光与雨水的味道。
茶之至味,在于天然去雕饰。以五指山山脉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生长于琼岛雨林深处的一株株茶树身材魁梧,它们脚踩青山、头顶白云,吸天地至清之气,与杂草、虫鸟同生共息,给我们带来海岛私藏般的独特风味。
春茶飘香,“早”中抢先机
倘若要找一个没有雅俗之分、贫富差异的文化符号,恐怕没有什么能比茶更合适。且不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借茶抒怀、状之以诗,就连艰难讨生活的贩夫走卒,对必需之物一再精简,也不肯将“粗茶”舍弃,其所受推崇可见一斑。
茶本随性,四时皆可饮之。让爱茶人悬悬而望、不舍错过的,通常是一盏春茶。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的描述,证明“茶以春为贵”的观念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便已风行。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开宗明义地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3月11日,五指山市水满乡方龙村村民在采摘春茶。李天平摄舌尖上寻春,茶是最好的载体。如果说喝到一口春茶,就意味着一脚踏进了春天,那么琼岛腹地的春意会比内地“早到”1个月到3个月。
每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初,五指山市水满乡一带的茶农们便开始上山采摘茶树越冬后第一次萌发的芽叶,这是他们岁末年初最要紧的事。此时,内地的茶树尚未从“冬眠”中醒来,产自五指山的早春茶因而也被称为“华夏第一早春茶”。
“几年前刚来这里过冬时,第一次喝到五指山的早春茶,那味道真叫人难忘。”今年1月16日,以“热带雨林春来早 国家公园品鲜茗”为主题的2022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季启动仪式在水满乡举办,来自黑龙江的“候鸟老人”刘仁特地一大早从五指山市区搭乘公交车赶到现场,就为抢先尝“鲜”解馋。
春茶之贵,在于至鲜至嫩。早春时节,茶叶既保留了为越冬而储存的养分,又吮吸了新春的雨露,正处于一年中最肥嫩多汁的时候。一旦天气回暖,茶叶生长速度加快,养分存量不足,部分营养被花果吸收,其鲜嫩程度也打了折扣。
为了让这份“鲜”达到极致,五指山的茶农在采摘早春茶时,通常只取枝条尖端的一两片嫩芽叶。再加上采茶常受制于天气,一遇倒春寒,芽头不出,早春茶的产量就更少。也难怪每年刚开春,来自省内外的茶客们便纷至沓来,背靠巍巍五指山,品一盏早春茶,赏一方春色,如赴知己之约。
五指山市水满乡居民在手工制作茶叶。李天平摄云雾缭绕,“高”处出好茶
春天是饮茶的好时候,而在一株株茶树与春风相逢前,为它们注入生命力的则是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
“夫茶,灵草也。”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一书中将茶称作“灵草”,认为它蕴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这一说法看似玄乎,却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相互印证:茶树生长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息息相关,一个区域满足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降水均匀、土壤土层深厚等诸多条件,才能出产好茶。
正因如此,世界茶叶生产区多集中在南北纬30度之间。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生态条件、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
四大茶区各有特点,其中尤以华南茶区最适宜茶树生长,而海南就在华南茶区范围内。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拥有恰到好处的光照、气温、湿度等自然条件,整体上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位于海南中部的五指山一带的微域自然环境则赋予了茶树更多生长的可能性。该区域海拔在300米到800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2000小时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土质微酸、土层深厚,是我国最南端的优质高山云雾茶产区。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一个茶园。李天平摄明代陈襄诗云“雾芽吸尽香龙脂”,意思是产自高山的茶之所以好,是因为其在薄雾中吸取了“龙脂”(罕见而珍贵的物质)。明代学者许次杼在《茶疏》中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而现代研究则对“高山云雾出好茶”作出了更为科学的解释。茶的鲜爽口感来源于氨基酸,苦涩来自茶多酚。高山茶树受到云雾的影响,光照时间短、强度低,且接收到的漫射光多,这有利于茶叶氨基酸含量的增加;而茶树新梢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却会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这一增一减,使高山茶的鲜爽味倍增、苦涩味减轻,有了独特的风味。
雨林环抱,“野”境赋灵气
藏于山、隐于谷,位于五指山一带的大小茶园里,一棵棵茶树与杂草、虫鸟同生共息,几乎与四周的山林融为一体。
尽管眼下茶树长势正旺,茶园里却未见茶农施肥、除草的身影。“我们让茶树自然生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在适当的时候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这样产出的茶才是原生态的。”在五指山市水满乡茶农王桂珍看来,害虫自有天敌,杂草也应尽量放任其生长,多种生物构成完整的生物链后,茶园自然能实现生态平衡。
这种“放养式”的种茶模式,源自当地茶农对涵养“茶气”的执念。“山区几乎没有污染,土壤里的矿物质含量丰富,茶树把根深深地扎下去,‘吃’的都是最好的东西(养分),‘茶气’自然就有了。”王桂珍认为,如果为了增加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茶树就像被喂食了一堆补品和药物的孩子,不仅不健康,还容易早衰。
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海南大叶种茶茶青。 李天平摄茶农们对茶树和种茶的认识之所以如此别具一格,只因五指山被野性热带雨林环抱。
在当地茶农的指引下,走过一个个林草茂盛的山谷,绕过一道道山梁,几株野生茶树赫然出现在海南日报记者眼前。它们生长在热带雨林繁茂的植物群落中,枝条舒展,叶片青翠,尽显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人们印象中的茶园,茶树大都排列成整齐有序的方阵。而在这里,树形高大、树干粗壮的乔木型茶树如同未经人类驯服的其他雨林植物,每一株都有自己的个性。
如果从黎族百姓采摘野生茶饮茶水治病算起,五指山茶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本岛向无人工种茶,一般所饮之茶,多仰给于外。本岛所产茶叶,皆采自野生茶树,而制法粗恶,色味不佳。其中最有名之茶,为五指山水满峒所产,树大盈抱,所制茶叶,气味尚清。”由民国时期的《海南岛志》中的记载可知,一直到近代,海南人要喝到一杯好茶,仍需仰仗这一片片产自五指山地区的野生茶叶。
至20世纪50年代,五指山茶农尝试采集野生茶籽,或直接剪下野生茶树的枝条扦插,经人工驯化的海南大叶种茶树才开始大量出现。尽管茶树已不再囿于深山,几十年来,五指山茶农却一直沿袭古老的制茶技法,只要细细品尝,人们仍能感受到每一片叶子的清醇之味。
五指山产茶优势
纬度低、海拔相对较高,主要位于低丘陵山区(坡度一般在10度到20度之间),海拔在300米到800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间2000小时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土壤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海南一年四季均可采茶,五指山早春茶比内地的春茶早上市1个月到3个月,享有“华夏第一早春茶”之美誉。
中国四大茶区
茶区指出产茶叶的区域。中国有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主要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普洱茶等。
华南茶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主要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等。
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主要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
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主要生产绿茶。
文字整理/李梦瑶 制图/陈海冰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