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宁:做农业科研 要知道农民在想什么

28.03.2018  08:23

  海南日报记者 王玉洁

  在读大学以前,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效宁最感兴趣的不是农学,而是动物基因工程。不曾想,从农业院校毕业进入农业科研院所工作后的他,在农作物的遗传育种中寻找到了新的精彩。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深刻地理解水稻育种的意义所在。”3月26日,王效宁坦言,能在水稻育种這条路上坚持走过21年,与“海南”密不可分,“海南是我的家乡,更是南繁育种的‘天堂’,我总能从汇聚于此的知名育种专家身上获取力量,汲取动力。

  “10年前,澄迈桥头地瓜遭遇种苗携带病毒危害,在当地政府指导下,种植户找我们帮忙,于是院里成立了地瓜病毒病攻关小组,帮农民解决问题。”王效宁说,这是海南首次展开地瓜病毒研究。原以为会和水稻打一辈子交道的王效宁,又投入到了地瓜产业的科研工作中。

   为水稻育种提供新材料

  王效宁回忆,刚到院里没多久,自己便加入到“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这一项目研究工作中来,与同事一起将散落在全岛各个角落的野生稻资源进行收集、保护和研究。

  海南野生稻有的生长在鱼塘、水沟低洼地,有的分布在山林里。18年间,为了摸清海南野生稻的“家底”,王效宁走遍了海南各市县,上山、下乡、进农田,用双脚丈量土地。

  18年来,在王效宁与同事的努力下,系统查清了海南野生稻居群的精准信息,采集并保存了海南野生稻种质资源4326份,为我国水稻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野生稻是珍稀的育种资源,如何利用好它是王效宁毕生追求的方向。为了评价、筛选海南野生稻的抗病基因,王效宁一直在做研究,“直到今天,我们已经筛选了数万份实验数据,只为找到更多的抗病种质,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2006年,通过对海南不同纬度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王效宁从普通野生稻中筛选出了2份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的种质资源。“太难得了!这相当于找到了新的基因,为培育新的抗病水稻品种提供了全新的育种材料。”王效宁解释说,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关键,是从海南野生稻中筛选到了合适的育种材料。

  2017年,王效宁参与的“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功培育出地瓜脱毒苗

  这个时节,海南地瓜已经上市,走上百姓餐桌。其中,约6万亩地瓜的脱毒种苗是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提供的。10年前,地瓜脱毒苗配套技术的成功研制,使得海南脱毒地瓜苗从依赖外企到实现自给,小地瓜发展成大产业有了科技支撑。

  地瓜种植户找上门的求助,让王效宁对科研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搞农业科研的,不能单以‘论文问英雄’,而要真正了解农民所需,真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院里委以重任,让我担任薯类研究中心负责人。虽然我的研究方向是水稻,但好在粮食作物的育种知识是相通的。”王效宁回忆说,此前海南没有专门的地瓜研究课题。

  仅一年时间,课题组成员成功培育出地瓜脱毒苗,解决了地瓜病害问题,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随后,课题组成员研制出了配套脱毒苗高效产业化生产技术,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十年磨一剑,在农业技术的支撑下,海南小地瓜发展成了大产业。“我们不断致力于地瓜脱毒苗与配套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农民增收、促产业发展。”在王效宁团队的努力下,当前澄迈、海口、东方、儋州等13个市县都种上了省农科院研制的地瓜脱毒苗,种出香甜产业。

  (本报海口3月27日讯)

   记者手记

  农业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王玉洁

  王效宁说,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研究要静下心钻进去,这是奋斗永恒的主题。

  从研究水稻育种,收集、保护和研究海南野生稻,到致力于海南地瓜产业发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应用性研究的转变,让王效宁深刻地明白,对农业科研人员来讲,所有的技术攻关最终都要落在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上。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王效宁一直牢记心中的箴言。培育水稻新品种,他的技术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带领农民种出更高产的水稻;研究海南野生稻,他倾尽心力,攻坚克难,筛选出支撑水稻育种的新材料,为选育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为推动海南地瓜产业发展,他带领团队成员不断钻研,到田间地头,把新技术、新观念带给农民。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