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船长”王建忠:穿梭生命禁区的传奇“雪龙”
1985年,我国首批南极考察队队员完成任务回国,其中的两人正是王建忠就读的大连海事大学的学长。他们一回到学校便瞬间成了明星,他们讲述的南极考察之行让王建忠向往不已,也从此锁定了自己的人生航标。
从1989年大学毕业,到1993年获得国际远洋船舶A类驾驶证,再到1995年任职三副,7年时光弹指间走过,事业最初的磨练让工作中的王建忠越来越精干沉稳。
1996年7月,王建忠登上了雪龙号,任职二副。从这一刻起,他一脚一个深印,逐渐担纲大副、见习船长和船长,驾驭“雪龙”破冰逐浪,穿越地球南北,纵使极寒险境、离乡万里,也挡不住他遨游瀚海、探索未知的使命和光荣。
21条“船规”宣誓“生命第一”
初登雪龙号的4年,王建忠连续参加了我国第13、14、15次南极考察和首次北极考察。而到了今年,相伴雪龙号整整18年的王建忠已经总共参与了12次中国南极考察和5次中国北极考察。
对于这样一位老船长,很多船员却私下给了他一个的绰号——“不平等条约制定者”。
其实,这个说法主要来自他制定的21条雪龙号“船规”:不准穿着拖鞋到甲板,不准到房间外任何地方吸烟,不准携带照相机上船,不准做剧烈体育锻炼……
规矩看上去的确不近人情,而且王建忠执行起来也是说一不二。如果有人违规,他就会说:“雪龙号不再欢迎你。”
“在海上行驶要经过大风浪区,到了南极,雪龙号就是在冰山下行驶,冰山垮塌带来的巨浪、冰山撞击等等,随时都有危险,船体也会颠簸,这些都会威胁到每个人的安全。”王建忠说,穿拖鞋不仅影响形象,也会不安全;不准带相机是为了信息安全;而不准剧烈运动,则是考虑船体颠簸对船员可能造成伤害,有一次有个船员在船上打篮球时碰上颠簸,结果摔倒腿部受伤缝了十几针。“在南极,生命第一,绝对没有商量余地。”
西风带这个鬼门关次次都得闯
王建忠曾多次说过“南极科考就是一种探险”,冰山、严寒、潮涌再加上漫长的航期,长年坚守这条航线,科考队员们要放弃的已不只是名利得失、亲人团聚,更可能要将生命置之度外。
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王建忠担任船长执行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这一次,他们历时173天,安全航行25000海里,顺利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建设。可过程中遭遇的西风带潮涌和各种严寒挑战,也正像每一次造访南极一样,令人惊心动魄。
“南极考察里面常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比如说浮冰、固冰川等等,这次我们都碰到了。”王建忠说,而且由于天气反常地恶劣,原来计划两天破冰时间,后来用了20多天,给按时到达卸货地点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不过还有一种海况是每次南极之行的鬼门关,那就是西风带。去南极必经西风带,那里终年盛行5-6级西北风和4-5米高的涌浪,这种涌浪在水面下有规律地波动,波动能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极易导致翻船。
“大家毕竟是在陆地上生活,可能很难想象,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每次我们过西风带,当船摇到30度时,连我们那个巨大的会议桌都会翻个儿,人也能从床铺上摔下来。”王建忠说。
救援,是勇气更是责任
南极是全人类共有的净土,在这里,生命的救助也显得更加纯净。王建忠说:“地球就是个地球村,南极是我们的家,我们中国作为家庭里的一员,有责任义务去帮助家人。”
2013年12月25日,正在执行第30次中国南极科考任务的王建忠接到来自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求救信号,他们在南极雷蒙湾被浮冰围困,已经失去机动能力,并且还有两块几千万吨的冰山向其逼近,船上所有人员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情况危急,尽管雪龙号不是专业救援船也不是专业破冰船,王建忠还是决定“尽可能地靠近他们”,把船和人都救出来最好;如果船救不出来,要不遗余力地把人救出来。
同时奔往救助的还有一艘法国船和澳大利亚极光号破冰船。可由于主机发生故障,法国船率先退出了救援,极光号在多次尝试破冰后也终究无法进入浮冰区。
2014年1月2日中午12点,雪龙号派出“雪鹰12”直升机出库救援,用了6小时的时间,成功将俄罗斯受困船上的全部52名乘客运往澳大利亚极光号破冰船。
人救走了,可雪龙号自己却身陷险境,“刚到达这片海域时,距离雪龙号最近的冰山还有三海里,没想到2日凌晨,冰山突然就快速挤到离我们只有几百米。”情况容不得王建忠斟酌太久,他决定在最宽处仅为120米的水道中掉头突围。
当最终雪龙号在吱吱嘎嘎的碎冰声中脱险而出,王建忠与船员们拥抱在了一起。
王建忠有感而发:“起初,我国极地研究考察船配备的设备不够先进、科技手段落后,接受别人的帮助多一点;现在,随着国家实力增强,船上设备在不断更新,科技手段也一步步提高,我们可以帮助别人多一点了,这也更好地体现出来了一个大国的担当。”
多年航海让王建忠很难照顾到自己的“小家”,对家人的愧疚是道不尽的。但职责所在,王建忠还是选择用行动来表达,他爱自己的小家,也爱这个缺少不了极地科考事业的大国家。王建忠曾说:“南极地理环境突出,在科考事业、环境事业上有很大的优势。作为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应该有责任、有能力把这个工作做好。我们也不会辜负党和国家、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无论是为了现在,还是为了将来,还是为了我们全人类,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为了我们中国,把这个事情做好。”(编辑:王秀丽 褚津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