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议题被否决谁该反思?

29.08.2015  10:38

  政府议题上会“过堂”,大都能顺利通过。但在8月26日海南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由省发改委汇报的“全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议题,经大家讨论被否决。一些与会干部认为,会议这样开,才能体现实事求是的干部作风。(8月27日南海网)

  从内容来看,省发改委从听取县市汇报,到实地考察和内部筛选,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尽管如此,相关县市和省直部门负责人还是对筛选标准、程序、结果等提出异议,并最终被否决,这其中的问题恐怕值得发改委好好反思,为什么做了大量工作却被否决,这绝不是相关部门鸡蛋里挑骨头。

  从报道看,有人质疑:既然省里提出建设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各县市总计申报了112个,但为什么省发改委只选定了36个?从省发改委选定的36个小镇名单中,一个县级市就占了8个,而有的县市发展基础也不错,却没有一个入选,怎么体现区域代表性?……如此种种,都可见发改委在选择的时候欠缺考虑。

  尽管现场汇报的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许多小镇达不到标准,那么,究竟什么是标准?是发改委一家说了算,还是拍脑袋就可以决定?显然,有一个例子很可以说明问题,只有20多户养蛇的南丰镇却能够入选,堪堪算得上养殖村的规模,却也要位列特色产业镇,难怪要被人质疑,起码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和说服力。

  虽然各方都已经给出了改进意见,比如进一步完善评审标准和选定程序,充分征求相关县市和部门意见,重新选出特色产业小镇。可是,对于此番议题被否决却不能到此就算收尾,而是应该认真反思,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是作风太过庸懒散,还是习惯了拍脑袋决策?对于接下来的特色产业小镇,到底该怎么选?

  显然,发改委需要转变一下工作作风,其涉及到的发展改革和决策还有很多,除了要按照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去改正,恐怕还需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建议,让决策大门打开,广纳意见,如此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寇振宁)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