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绿色GDP“跑”起来
“真的没想到,从落户到发展,县里不仅奉若上宾,还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想不留下来都难。”海南星光绿色建筑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厚达回忆起几年前初到澄迈,颇有感慨。
政策扶持、审批提速、贷款担保……澄迈县用诚意留住像星光涂料这样的低碳制造业,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
近年来,澄迈通过推广清洁低碳能源,启动中电国际、神州车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带动全县节能减排,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能耗、污染指数在持续下降。2016年,澄迈县实现生产总值291.8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14亿元,同比增长15.2%。与此同时,绿色GDP占比却稳超74%,被国家评为节能减排先进县,老城经济开发区也荣膺节能减排示范区。
理念:高举绿色指挥棒
春日暖阳,水鸟在盈滨半岛海湾翩翩起舞,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拿起相机、手机拍下美景。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彻底抛弃‘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三赢’之路。”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介绍,早在2008年,澄迈就提出了“生态现代化”发展理念。
从理念到实践,只用了一年时间。2009年,澄迈在全国率先成立生态现代化建设委员会,高举绿色“指挥棒”;随后于全国率先挂牌成立生态现代化建设办公室,确保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职责“四到位”,狠抓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
“成立生态办,目的就是把好经济发展的‘生态’关。”此前一直担任澄迈县生态办专职副主任的庞兴,现如今是澄迈县环保局副局长。他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澄迈县明确“生态分”比重,不再“一把GDP尺子量到底”,倒逼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奔向“绿色经济”。
以万元GDP能耗为例,澄迈县明确了近、中、远期规划指标,即2010年万元GDP能耗应低于0.86吨标煤;2015年低于0.8吨标煤;2020年须低于0.6吨标煤。
升级:倒逼产业谋转型
在椰影婆娑、咖啡飘香的海南生态软件园,花园般的工作环境吸引了腾讯、东软、金山、印度NIIT等一大批低消耗、高产值的高新技术互联网企业入驻。
据统计,2016年,海南生态软件园新增互联网企业598家,累计达1303家,数量占全省的一半。整个园区互联网产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2.7亿元,税收11.2亿元,成为全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崛起和“亩产效益论英雄”的典范。
坚持生态立县,也有不少企业因为不符合生态指标而被澄迈拒之门外。关停工艺技术落后的农场胶厂、拆除死灰复燃的砖厂砖窑,以及投入超4亿元实施的重点企业技改工程,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生态指标“高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在老城经济开发区内,两座矩形的垃圾焚烧炉格外显眼,日处理生活垃圾达2400吨的海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源源不断地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而不远处的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则能每天将1100吨城乡废弃物、畜禽粪便、有机废水化为3万立方米车用沼气。两家环保企业用最直接的方式破解垃圾处理问题,也让工业发展与绿色环保划上等号。
发展:契机释放新活力
夕阳西下,马村港依然繁忙。自海口港、秀英港、马村港“三港合一”以后,这里将成为我省综合性货运枢纽,整个港区吞吐量规模将达上亿吨。
与此同时,星光涂料的产业也越做越大,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生产线即将开工。“即便生意做到全国,还是愿意把总部留在澄迈。”朱厚达说,企业发展离不开生存环境,澄迈的绿色发展理念正是低碳制造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海南巴别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淑芳还告诉记者,从2014年入驻至今,该公司在零排放、零污染的前提下,每年都创造过亿元的产值。
绿色,生态,也为休闲养生和健康旅游产业带来契机。近年来,澄迈县依托“世界长寿之乡”品牌优势,打造了一批质优价高的农副产品,海南熙康健康管理中心、富力红树湾医院和海南一龄国际医疗医院等高端健康医疗机构也纷纷落户澄迈。下一步,澄迈还要继续打好“绿色发展”这张王牌,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向生态、绿色、低碳要产值、要发展、要未来。
(海南日报金江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