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潭门回流创业者:有思想的年轻人正在回来

13.06.2014  13:27

      原标题:潭门回流创业者王振忠:有思想的年轻人正在回来

      人物故事

      30岁的王振忠老家在潭门孟子园村,是潭门超过700位回流民众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黝黑的面孔、炯炯有神的眼睛、敞开的领口下露出的文化饰琏,给人以一股文艺而有思想的气息。

      记者在他的“更路簿”工艺品店见到他时,他身后正摆着一把吉他。2008年,他从北京的一家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北漂”,在乐队担任歌手,以演唱和音乐培训挣钱。“奔波比较多,追随自己的理想,但生活也比较艰难。”他回忆道。

      “去年5月,我爷爷跟我说潭门变化很大,建议我回家乡发展。”于是,他与在海口一家防疫站工作的姐姐回到潭门开了工艺品店,如今店铺月销售额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

      “根据我的观察,潭门的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变当中,由传统渔业转向旅游和工艺品业。”谈及如今的自在生活,王振忠并没有忘记感谢当地政府。他说,潭门镇委、镇政府依托渔业资源打造工艺品产业的眼光很独到,同时还出台了防止贝类原料外流的措施,及时保护了店主们的利益,而如今潭门大桥通车更为他带来了从博鳌过来的众多游客。

      “见过世面”的王振忠让人赞叹的地方在于他的产品营销理念。他说,潭门各大工艺店主的品牌意识淡薄,不利于长远发展,他要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为作出特色、保障品质,他坚持做自己的原材料加工厂,请香港的设计师对产品进行主题设计,烙上自己的牌子。

      尽管并没有放弃音乐,但他的理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这体现在他的“更路簿”店名上。“我爷爷用更路簿指引过小帆船,我爸爸用它指引过机动船,潭门的很多渔民也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记录不断丰富过更路簿,这是一种伟大而光荣的传统,代表了潭门人不断开拓的精神。”他说。

      身为潭门之子的王振忠,如今以发扬更路簿为代表的当地文化传统为己任。他说,文化为地方之魂,能够为地方发展添加正能量,正因此,他的工艺品设计常取材于当地的渔民故事及生产用品,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向更多人士介绍潭门人的精神。

      据了解,潭门回流民众中,有相当部分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我的鼓动下,在武汉的一个同乡哥们将回来加入我们,”他说,“面对历史性的机遇,有思想的年轻人正在回来。”

      (本报嘉积6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