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购”模式成为海南岛旅游新招牌

10.09.2014  17:56


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免税店

  离岛免税政策在我省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市场反响热烈,截至2014年8月15日,海口和三亚两家免税店累计销售免税品1272万件,营业额达到92.2亿元。  斐然的成绩背后,却是该政策三年来不断求新求突破的努力。

   优惠政策不断调整

  2011年4月20日三亚免税店正式开展离岛免税业务,使得我省成为国内首个实施该政策的省份。

  开业以来,三亚免税店就成为堪与南山、天涯海角比肩的“万人景区”,免税购物游的发展方兴未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岛免税政策运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游客普遍反映政策限额偏低,限制偏多,购物总感觉不“解渴”、不过瘾。

  为进一步完善离岛免税政策,提升政策效能,2012年年初,我省着手配合国家相关部委,开展政策评估、调整工作。经过近10个月的不懈努力,2012年11月1日,离岛免税政策有所放宽,扩大了免税商品品种,放宽了政策适用年龄,提高了免税商品数量范围,将消费限额升至每人8000元。

  三亚市免税店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三亚免税店当月的人均购物额同比增长33%。2012年三亚市内免税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66%,2013春节期间三亚免税店最高当日销售额甚至超过3000万元。

  2014年1月试点实施的“即买即提”模式,更是拉动了三亚免税购物游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三亚免税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

   购物体验不断提升

  从2009年正式筹建,到百天后,一期1500平方米的香水化妆品区对外营业,三亚免税店创造了免税业界百日建店的时间记录。

  突破的脚步却未停息。2010年4月,该店二期国际名表区、时尚名品区、海南特产区正式营业;9月三期国际精品专卖区和餐饮休闲区开始营业;2013年2月,四期海南特产区也正式开放;2014年初,新增的美容保健仪器,倍受消费者的欢迎。

  不仅店内功能区不断完善,货品品类也在逐步增加。两年间,三亚免税店新增了10余个免税品牌,包括香水品牌范思哲、大卫杜夫,化妆品品牌纪梵希、水芝澳,手表品牌西铁城、梅花手表,首饰品牌巴克利等,新增贝玲妃和日默瓦专柜。

  2014年9月1日,拥有300个国际品牌、近10万件单品进驻的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正式开业,无论从商品、服务还是环境,人们的购物体验都有大幅度提升。

  “我们希望依托该店超大规模、超多品牌、超前服务与设计,充分延伸大家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享受。”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辉透露,新店在商品选择方面,诸如路易威登、普拉达等顶级品牌均已入驻,香奈儿、迪奥等品牌旅游零售市场全球旗舰店,也首次与消费者见面,其他手表首饰、精品等品牌也较三亚店极大丰富,新增鞋履、厨具、童装、美容保健仪器等专门品类;在品类区域设置方面,打破了旅游零售市场惯常的将香水化妆品规划在中岛的方式,采取了专卖店和中岛结合的形式,以便给消费者提供更全面高端的服务,且很多品牌均是旗舰店和全球最新的概念店,消费者可以有更充裕、相对私密的空间来选购商品。

   旅游体验不断升级

  开业3年来,如果回顾三亚免税店首次大规模促销活动,人们一定会想到是在去年的欢乐节期间。三亚免税店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旅游零售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客流基础。免税店积极与旅游版块中酒店、旅行社等行业配合及互动,在五一、国庆等黄金周,以及欢乐节等,配合本土的主题欢庆活动,推出不同的优惠促销活动,不断增加海南旅游的吸引力。

  “免税店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意义重大,对丰富旅游产品、刺激旅游购物、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拉动内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的能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增强海南旅游的吸引力。”省长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说。

  “游+购”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兴起,进一步刺激了我省旅游消费市场,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自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以来,我省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连续三年增幅超过20%。旅琼游客消费构成发生明显变化,购物支出比重由原来的13.8%迅速提高到27.6%。经过良好的运营及发展,三亚免税店2012年营收占三亚旅游收入的10%,2013年占三亚旅游收入的12%,实现逐年递增。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开业当日进店人数逾3万人,实现营业额高达3700万,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