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渠道、探索标准……海垦咖啡产业思变记
近日,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骑楼中山路店,顾客品尝饮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母山咖啡创意果咖新品。 本报记者 封烁 摄
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骑楼中山路店推出的咖啡饮品。
■ 本报记者 邓钰
又是红果满枝头。1月5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大丰居的母山咖啡标准化种植基地,堆簇枝条的粒粒咖啡鲜果,勃发而生的蓬蓬绿叶,无不宣告着咖啡采摘季的到来。
与咖啡长势同样蓬勃的,是海南咖啡产业焕发的新气象。
“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口气布局了33家母山咖啡馆,这在5年前很难想象。”海南农垦母山咖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母山)总经理李畅健十分笃定,这两年,海南咖啡正迎来难得的机遇,不论是市场增速,还是政策利好都前所未有。
一方面,国内咖啡市场增速明显,消费群体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海南自贸港金融、贸易以及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优势,让从业者跃跃欲试。
“我们正在紧抓机遇,力求打出咖啡产业的‘海垦牌’。”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热作)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豫表示,近年来,该集团将着力挖掘海垦咖啡产业历史,利用政策优势,从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终端渠道、探索贸易和助推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发力,助力海南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A
市场 | 更新又出新
似乎一夜之间,咖啡市场的春意便盎然枝头。传统咖啡企业发展迅猛,众多巨头企业纷纷跨界涌入赛道。而在省内,兴隆、母山、小洋侨、迈号等众多或资深或年轻的咖啡品牌八仙过海。
企业频繁布局的底气源于对咖啡市场的信心。“在全国而言,咖啡是近3年来为数不多仍保持高增长态势的行业。”海南省烘焙行业协会会长温晚儿此前在海南首届咖啡全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介绍,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与10年前,甚至5年前相比,岛内咖啡的消费客群、消费需求以及从业者都发生了改变。”海南多蜜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坤富介绍,该企业自2011年开展咖啡专业技能培训业务,近年来,学员群体逐渐从咖啡馆创业群体转为家庭用户,甚至个人爱好者,人们对咖啡技能需求度日益提升,专业群体日渐扩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与过去浅尝辄止的饮品消费不同,咖啡现在被赋予更高的悦己属性和社交需求。李畅健认为,消费者鉴别能力不断提升,舌头更精,对精品咖啡的需求提高,眼睛更尖,对精致消费场景的诉求高企。
产业、客群更新,企业在产品、理念等方面需要全方位出新应对。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努力。行业大势下,海南农垦咖啡产业升级正迎来极佳的时机。”自2021年6月8日入职海垦母山以来,李畅健见证了海垦咖啡产业求新求变的历程——加工厂生产线不断升级;“大丰1号”获评海南林木良种;母山咖啡第一家线下咖啡馆开业到省内布局33家咖啡馆;海南农垦首单咖啡国际贸易成功落地;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企业 | 求生则求变
求新、求生、求变,已经成为竞争日益激烈的省内咖啡市场主旋律。
“市场革新,企业出新。”李豫介绍,虽然母山咖啡是从1952年“萌芽”的老品牌,但为应对市场变化,这两年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年轻化”改造,从加工工艺、产品设计、视觉形象到线下渠道都面貌一新——从母山咖啡发展历史中,提炼出生态、健康、活力、积极等理念,将橙色作为主打色,全面更新品牌logo和产品线,让一抹母山橙惊艳市场。
在海口市中心的人气商城N次方公园内,一家小巧而精致的母山咖啡馆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咖啡师陈芳在吧台忙碌制作咖啡,以鲜榨橙汁打底,加入新鲜萃取的咖啡以及琼中绿橙,一杯极具海南特色的咖啡“橙心橙意”新鲜呈现。
业内人士认为,省内外咖啡市场已经开始进入自主创新阶段。从业者不仅要考量怎么做好一杯高品质的咖啡,还要围绕着“怎么去做一杯本地人喜欢的咖啡”这一主题去做市场,这对企业研发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从门店开设伊始,母山咖啡十分注重打出咖啡的“海南牌”,已陆续推出“歌碧欧”“海盐咖啡”等多款极具琼岛风情的特色咖啡饮品。
如今,经过专班团队的多轮研发,母山咖啡店已经推出“甄选咖啡”“创意果咖”等多个产品系列,打造出“咖啡+”产品体系,将火龙果、绿橙、百香果等热带水果以及海垦茶叶等融入其中,受到市场青睐,俘获了一批年轻消费者的“舌尖”。
下一步,海垦热作还将持续探索将消费端口和生产端口有机结合,以市场终端反哺前端,推动产业升级。
C
发展 | 思变更思辨
“行业入场券已经拿到,但如何上演一出好戏,还需要更多考量。”李豫分析,想要进一步做大海垦咖啡产业,需要把目光向外,在思变的同时,更要思辨。
尽管雄心勃勃,海南咖啡产业的发展道路仍然漫长。海南咖啡整体种植规模以及产量、加工量,乃至贸易总量在全国的产业占比都极小,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派”。
打造海南咖啡,目光不应局限于海南种植的咖啡,而应该紧抓政策优势,让世界咖啡打上“海南烙印”。
海南农垦旗下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柯介绍,开展咖啡贸易要以咖啡生产为基础,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纽约、伦敦并不生产咖啡,但却是世界知名的咖啡交易中心,巴西咖啡畅销全球,但因金融、贸易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条件和基础成为世界级的咖啡交易中心。
在开展咖啡贸易上,海南有着自身的优势。张柯认为,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海南位于咖啡黄金带,且紧邻咖啡生产大省云南和占世界咖啡产量三分之一的东南亚地区,成为联通巨大消费市场和世界生产基地的中转站。
“全球买卖”,看似是一个横亘在买卖主体间的交易问题,但更深层次是考验政府职能部门、生产者乃至从业企业等多方的金融手段、产品标准、人才储备乃至产业体系建设问题。
在张柯看来,下一步可以是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基础,不断吸引种植、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平台交易,通过加强与东南亚、越南、印尼、新加坡的咖啡生产者深层次合作,做大交易量,逐步改变国内咖啡行业小、散、乱的现状,争取咖啡定价权,服务产业发展。
“不仅需要信心,还必须有信念,海南咖啡产业才能敲开世界之门。”我省咖啡从业者们认为,海南还需要更多懂咖啡的人,尤其是对咖啡技术、文化和产业等有深层次的理解;并通过“虹吸效应”,建立种植、收储、贸易和深加工等全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咖啡产业生态,让海南咖啡做好咖啡产业协同发展的大文章。
一场狂飙突进的产业变革,不仅翻卷出勇气和冲劲,更留下探路之后的思路和求索。海南咖啡产业翻开新篇章,海南农垦力量发力正当时。(本报营根1月5日电)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