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渔船船员中毒事件原因:金丝织纹螺是“元凶”

15.01.2015  09:34

  针对本月12日在万宁海域发生的一艘湛江籍渔船船员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专家组今天确认该起事件为食物中毒事件,系误食金丝织纹螺引起。

  1月12日晚,船号01282的湛江渔船在万宁市龙滚海域作业时,船上6位船员出现身体不适,13日凌晨在万宁港口登陆时,1名贵州籍船员已经死亡,5人受伤。今天,由省疾控中心、省海洋和渔业科学院及万宁市卫生防疫部门等单位组成的调查专家组鉴定,该事件系误食一种有毒海螺金丝织纹螺导致。相关部门查明,这些海螺是船员们海上作业时捕捞的,并在12日晚餐食用。

  专家组提醒,金丝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壳表为乳黄色,有棕色块斑和深褐色细螺旋线,螺壳左旋,外唇发育不全。食用金丝织纹螺中毒后,病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约4个小时,症状表现为舌头发麻、四肢无力、胸闷、头晕、恶心、呕吐等,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身亡。

  经过救治,受伤的5名船员身体状况稳定,没有生命危险。据介绍,万宁市食品卫生部门将立即启动全市食品市场金丝织纹螺排查工作,省有关部门也将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此项工作。  (记者苏庆明特约记者陈循静通讯员李启燕)

 

 

   金丝织纹螺:

  外形特征:

  贝壳小型,圆锥形螺塔,圆形的壳底。壳表平滑、有光泽,具有螺肋。壳口圆形,轴唇滑层发达。前水管沟短而宽。外唇的上颚具有小齿。口盖角质。 壳口角处有明显沟槽,外唇边有间隔宽的尖。早期螺层有纵肋,且与细裸脊相交。壳表乳黄色,有棕色块斑,深褐色细螺旋线。左旋的螺壳,外唇发育不全。长约4.5厘米

  分布范围:

  中国南海诸岛。海南岛。

  海螺中毒的病例临床少见,但是发生后若不及时救治,有致死的可能,应引起广大网友的注意。引起中毒的海螺多是织纹螺,所含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通过阻断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及骨骼肌细胞,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及肌肉细胞的极化,引起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和肌肉麻痹。毒素进入人体后潜伏期为数小时,最短20min。临床表现初始为唇、舌、指端麻木及刺痛,继之言语不清、肢麻无力、头痛、头晕,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发生昏迷,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而致死。

  案例一:2002年,4月7日至9日,广东省雷海螺中毒的病例临床少见报告,但是发生后若不及时救治,有致死的可能,应引起广大同仁的注意。州市连续发生数起误吃海螺中毒事件,共有12人因中毒被送到医院抢救,其中一名9岁儿童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2014年4月6日,广东省深圳市民林先生向我们栏目报料称,他们昨天从福田农批市场购买了海螺,准备来一顿大餐,可没想到,吃了两个之后便开始有不良反应,上吐下泻,最终送医院之后才知道是食物中毒,事后他们发现这海螺有些长了毛,是被污染了的海螺。

  案例三:2014年7月15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内,罗源的58岁陈依姆仍未苏醒。25天前,她因吃了六两麦螺后,出现中毒症状,进入昏迷状态。